•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梁启超修身三书
    
 
作者: 梁启超 编著 ;彭树欣 整理
分册: (下)   节本明儒学案
出版信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页数: 506-885页
开本: 19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B259.15 , B248.05 , B259.1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学术思想--思想史--中国--明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5325-8573-1
000 01391nam0 2200301 450
001 1873979702
005 20181022110107.00
010    @a978-7-5325-8573-1@b精装@dCNY28.00(全3册,共86.00元)
100    @a20180408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3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梁启超修身三书@9liang qi chao xiu shen san shu@h(下)@i节本明儒学案@f梁启超编著@g彭树欣整理
210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18
215    @a506-885页@d19cm
330    @a本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其中《节本明儒学案》是节录《明儒学案》中的修身言论而成,但此书绝非是原书的简略本。《明儒学案》现在学界和读者一般是把它当做学术史著作,或者是资料的汇编来使用,而黄宗羲原来的目的之一“示读者以入道之门”(梁氏语)则湮没不彰,梁氏编这本书的用意正是将原书变成一部修身指导书,可以说,已经是与《明儒学案》面目不同的另一本书。
333    @a梁启超修身思想研究者
600  0 @a梁启超@f(1873-1929)@x思想评论
606 0  @a学术思想@x思想史@y中国@z明代
690    @aB259.15@v5
690    @aB248.05@v5
690    @aB259.1@v4
701  0 @a梁启超@9liang qi chao@f(1873-1929)@4编著
702  0 @a彭树欣@9peng shu xin@4整理
801  0 @aCN@bSQNC@c20181022
804    @a上,223;中,228-502;下,506-885
905    @a241250@dB259.1@e16A:3(3)
969    @aYBBK@bYBBK
    
    梁启超修身三书.(下).节本明儒学案/梁启超编著/彭树欣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506-885页;19cm
    使用对象:梁启超修身思想研究者
    
    ISBN 978-7-5325-8573-1(精装):CNY28.00(全3册,共86.00元)
    本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其中《节本明儒学案》是节录《明儒学案》中的修身言论而成,但此书绝非是原书的简略本。《明儒学案》现在学界和读者一般是把它当做学术史著作,或者是资料的汇编来使用,而黄宗羲原来的目的之一“示读者以入道之门”(梁氏语)则湮没不彰,梁氏编这本书的用意正是将原书变成一部修身指导书,可以说,已经是与《明儒学案》面目不同的另一本书。
●
相关链接


正题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索取号:B259.1/16A:3(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87084   217870846   样本书库/1121100402/ [索取号:B259.1/16A:3(3)] 在馆    
2 1787085   217870855   新区/1060090406/ [索取号:B259.1/16A:3(3)] 在馆    
3 1787086   217870864   新区/1060090406/ [索取号:B259.1/16A:3(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