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黄河之旅
|
|
作者: | 波特 著 ;曾少立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212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寻路中国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712.6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游记--作品集--美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11-4777-7 |
000 | 01317oam2 2200301 450 | |
001 | 1867734389 | |
005 | 20181024081045.53 | |
010 | @a978-7-5411-4777-7@b精装@dCNY48.00 | |
100 | @a20171109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510000 | |
105 | @aab z 000cy | |
200 | 1 | @a黄河之旅@9huang he zhi lu^@dYellow River odyssey@e追溯五千年中华文化明之源@f(美)比尔·波特著@g曾少立译@zeng |
205 | @a2版 | |
210 | @a成都@c四川文艺出版社@d2017 | |
215 | @a212页@c图,地图@d22cm | |
225 | 2 | @a寻路中国 |
330 | @a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深度对话中华母亲河的行走笔记,书中囊括了黄河沿途重要历史遗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及作者的所思所感。本书文笔、译笔流畅优美,娓娓道来中尽显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作者的外国人的特殊视角,使得其对途中遇到的诸多现象拥有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这不仅再现了九十年代中国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
333 | @a文学爱好者 | |
461 | 0 | @12001 @a寻路中国 |
510 | 1 | @aYellow River odyssey@zeng |
517 | 1 | @a追溯五千年中华文化明之源@9zhui su wu qian nian zhong hua wen hua ming zhi yuan |
606 | 0 | @a游记@x作品集@y美国@z现代 |
690 | @aI712.65@v5 | |
701 | 0 | @c(美)@a波特@9bo te@c(Porter, Bill@f1943-)@4著 |
702 | 0 | @a曾少立@9zeng shao li@4译 |
801 | 0 | @aCN@bSQNC@c20171109 |
905 | @a241250@dI712.65@e122=2 | |
黄河之旅=Yellow River odyssey:追溯五千年中华文化明之源/(美)比尔·波特著/曾少立译.-2版.-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 |
212页:图,地图;22cm.-(寻路中国) |
使用对象:文学爱好者 |
ISBN 978-7-5411-4777-7(精装):CNY48.00 |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深度对话中华母亲河的行走笔记,书中囊括了黄河沿途重要历史遗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及作者的所思所感。本书文笔、译笔流畅优美,娓娓道来中尽显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作者的外国人的特殊视角,使得其对途中遇到的诸多现象拥有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这不仅再现了九十年代中国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黄河之旅
索取号:I712.65/12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88827 | 217888276 | 样本书库/1120590207/ [索取号:I712.65/122=2] | 在馆 | |
2 | 1788828 | 217888285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I712.65/122=2]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70374 密集库架位号: |
3 | 1788829 | 217888294 | 新区/3060930206/ [索取号:I712.65/12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