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楚词笺注
    
 
作者: 李陈玉 撰 ;王舒雅 点校
分册:  
出版信息: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页数: 15,126页
开本: 22cm
丛书名: 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I222.3
科图分类:
主题词: 楚辞--注释 , 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战国时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305-19565-5
000 01296oam2 2200289 450
001 1851627023
005 20181029091228.29
010    @a978-7-305-19565-5@b精装@dCNY35.00
100    @a20180411d2017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320000
105    @ay z 000gy
200 1  @a楚词笺注@9chu ci jian zhu@f(明)李陈玉撰@g王舒雅点校
210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17
215    @a15,126页@d22cm
225 2  @a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300    @a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编号:13&ZD112)
330    @a李陈玉《楚词笺注》,是明末清初《楚辞》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此前的注本相比,表现出诸多不同之处。在内容方面,李陈玉用“直觉感悟法”品读《楚辞》,虽不乏主观臆断之处,但基本能做到“就骚解骚”,某些新颖的观点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启迪,并在“解骚”的过程中倾注了注者的思想感情。总体来说,注本体现了明末自由开放而缺乏严谨精神的学术风气,也与李陈玉本人所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及其经历、志趣、情感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楚辞学术史价值和认识意义。
333    @a诗歌爱好者
461  0 @12001 @a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606 0  @a楚辞@x注释
606 0  @a古典诗歌@x诗集@y中国@z战国时代
690    @aI222.3@v5
701  0 @c(明)@a李陈玉@9li chen yu@4撰
702  0 @a王舒雅@9wang shu ya@4点校
801  0 @aCN@bSQNC@c20181029
905    @a241250@dI222.3@e51
    
    楚词笺注/(明)李陈玉撰/王舒雅点校.-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15,126页;22cm.-(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编号:13&ZD112).-使用对象:诗歌爱好者
    
    ISBN 978-7-305-19565-5(精装):CNY35.00
    李陈玉《楚词笺注》,是明末清初《楚辞》研究的重要成果,与此前的注本相比,表现出诸多不同之处。在内容方面,李陈玉用“直觉感悟法”品读《楚辞》,虽不乏主观臆断之处,但基本能做到“就骚解骚”,某些新颖的观点给后来的研究者以启迪,并在“解骚”的过程中倾注了注者的思想感情。总体来说,注本体现了明末自由开放而缺乏严谨精神的学术风气,也与李陈玉本人所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及其经历、志趣、情感等因素有关。具有较高的楚辞学术史价值和认识意义。
●
相关链接


正题名:楚词笺注     索取号:I222.3/51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90875   217908753   样本书库/1120590106/ [索取号:I222.3/51] 在馆    
2 1790876   217908762   新区/3060260303/ [索取号:I222.3/51] 在馆    
3 1790877   217908771   新区/3060260303/ [索取号:I222.3/51]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