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
|
|
作者: | 王志刚 , 臧之筠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0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9.42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画像石--研究--中国--汉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81-3929-8 |
000 | 01441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842159453 | |
005 | 20181128114329.91 | |
010 | @a978-7-5681-3929-8@dCNY47.00 | |
035 | @a(A100000NLC)009637994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9084804@c009637994@dNLC01 | |
100 | @a20180607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22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9han hua xiang shi shu xing tu xiang de yi shu te se yu jia zhi yan jiu@b专著@f王志刚,臧之筠著 |
210 | @a长春@c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208页@c图@d24cm |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像研究”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像研究”成果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品牌视觉形象塑造中传统图形的应用研究”成果 | |
330 | @a本书共分为十一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汉画像石的定义、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等方面对汉画像做了整体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在前一章基础之上研究了汉画像石的营造规制及艺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与价值;第五章、第六章重点对汉画像石图像的意义、结构、造型艺术及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翔实探究;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在前几章对汉画像石整体有了翔实了解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符号解析、艺术特色及价值分析等。 | |
606 | 0 | @a画像石@x研究@y中国@z汉代 |
690 | @aK879.424@v5 | |
701 | 0 | @a王志刚@9wang zhi gang@f(1978-)@4著 |
701 | 0 | @a臧之筠@9zang zhi yun@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181016 |
905 | @a241250@dK879.424@e49 | |
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王志刚,臧之筠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
208页:图;24cm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像研究”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像研究”成果 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品牌视觉形象塑造中传统图形的应用研究”成果 |
ISBN 978-7-5681-3929-8:CNY47.00 |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从汉画像石的定义、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等方面对汉画像做了整体概述;第二章至第四章在前一章基础之上研究了汉画像石的营造规制及艺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与价值;第五章、第六章重点对汉画像石图像的意义、结构、造型艺术及美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翔实探究;第七章至第十一章在前几章对汉画像石整体有了翔实了解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符号解析、艺术特色及价值分析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汉画像石树形图像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
索取号:K879.424/4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94574 | 217945749 | 样本书库/1121090302/ [索取号:K879.424/49] | 在馆 | |
2 | 1794575 | 217945758 | 新区/4060470605/ [索取号:K879.424/49] | 在馆 | |
3 | 1794576 | 217945767 | 新区/4060470605/ [索取号:K879.424/4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