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杨朱的著作及其学派考
|
|
作者: | 孙道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1934?-1939?] |
|
页数: | 86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民国集萃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3.35 , Z121.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道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000 | 01400nam0 2200337 450 | |
001 | 494022 | |
005 | 20181201132325.81 | |
035 | @a(A100000NLC)001239995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2266614@c001239995@dNLC01 | |
100 | @a20021005f19341939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杨朱的著作及其学派考@9yang zhu de zhu zuo ji qi xue pai kao@b专著@f孙道升著 |
210 | @a[出版地不详]@c[出版者不详]@d[1934?-1939?]@h2014年复制 | |
215 | @a86页@c图@d26cm | |
225 | 2 | @a民国集萃 |
300 | @a“超星民国集萃项目,2014年复制” | |
325 | @a复制号:2014092805295 | |
330 | @a作者对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否认有杨朱其人其派的存在、以高亨为首的坚持有杨朱学派并认定此学派十分重要、以冯友兰为代表的认为虽有杨朱但其学派不甚重要的三种不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杨朱姓杨名朱,字子居,秦人,为墨子、孟子间之大哲学家,其著作残存两篇,即《墨子》书中的《大取》、《小取》;考证告子、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公孙龙等皆为杨朱学派。 | |
399 | @a民国时期文献 | |
410 | 0 | @12001 @a民国集萃 |
600 | 0 | @a杨朱@f(前395-前335)@x研究 |
606 | 0 | @a道家 |
690 | @aB223.35@v4 | |
690 | @aZ121.7@v4 | |
701 | 0 | @a孙道升@9sun dao sheng@4著 |
801 | 0 | @aCN@bNLC@c20021005 |
801 | 2 | @aCN@bOLCC@c20170331 |
801 | 2 | @aCN@bOLCC@c20130527 |
856 | @x08jh001526 (2014/公有领域 Microfilm Digitization) | |
905 | @a241250@dZ121.7@e274:5295 | |
杨朱的著作及其学派考/孙道升著.-[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34?-1939?](2014年复制) |
86页:图;26cm.-(民国集萃) |
“超星民国集萃项目,2014年复制” |
ISBN : |
作者对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否认有杨朱其人其派的存在、以高亨为首的坚持有杨朱学派并认定此学派十分重要、以冯友兰为代表的认为虽有杨朱但其学派不甚重要的三种不同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杨朱姓杨名朱,字子居,秦人,为墨子、孟子间之大哲学家,其著作残存两篇,即《墨子》书中的《大取》、《小取》;考证告子、巫马子、孟季子、子华子、詹子(詹何)、魏牟、田巴、儿说、公孙龙等皆为杨朱学派。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杨朱的著作及其学派考
索取号:Z121.7/274:529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57896 | 216578969 | 古籍书库/ [索取号:Z121.7/274:529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