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
|
作者: | 骆琳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镇江 江苏大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266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S5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两熟制--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84-0722-9 |
000 | 01226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861924270 | |
005 | 20181202171254.60 | |
010 | @a978-7-5684-0722-9@dCNY69.00 | |
049 | @aA320000JSL@bUCS01009012172@c009012172 | |
100 | @a20180403d2017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9liang shou zhi liang shi zuo wu sheng chan ji xie hua ji shu@b专著@f骆琳主编 |
210 | @a镇江@c江苏大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266页@c图@d24cm | |
225 | 1 | @a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丛书 |
300 | @a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 “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
330 | @a本书主要系统介绍了我国两熟制粮食生产模式的区域特点、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了三大两熟制的确粮食生产特点、机械化现状与制约因素;重点以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双季稻、再生稻和华南地区稻薯轮作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为对象,阐述了两熟制作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栽培模式等。 | |
606 | 0 | @a两熟制@x粮食作物@x机械化生产 |
690 | @aS51@v5 | |
701 | 0 | @a骆琳@9luo lin@4主编 |
801 | 0 | @aCN@bNJLIB@c20180517 |
801 | 2 | @aCN@bOLCC @c20181022 |
801 | 2 | @aCN@bA320000JSL@c20180525 |
905 | @a241250@dS51@e7 | |
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骆琳主编.-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7 |
266页:图;24cm.-(大田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丛书)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田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 “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ISBN 978-7-5684-0722-9:CNY69.00 |
本书主要系统介绍了我国两熟制粮食生产模式的区域特点、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了三大两熟制的确粮食生产特点、机械化现状与制约因素;重点以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水稻、双季稻、再生稻和华南地区稻薯轮作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为对象,阐述了两熟制作物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栽培模式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两熟制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
索取号:S51/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145380 | 211453808 | 样本书库/ [索取号:S51/7] | 在馆 | |
2 | 1145381 | 211453817 | 理科库/3111410502/ [索取号:S51/7] | 在馆 | |
3 | 1145382 | 211453826 | 理科库/3111440202/ [索取号:S51/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