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挽弓当挽强
|
|
作者: | 王宁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7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528-53 , J528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39-6432-9 |
000 | 01216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852332912 | |
005 | 20181211162224.14 | |
010 | @a978-7-5039-6432-9@dCNY5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9080084@c3358668 | |
100 | @a20180607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b z 000yy | |
200 | 1 | @a挽弓当挽强@9wan gong dang wan qiang@b专著@e“非遗”保护的田野思考@f王宁宇著 |
210 | @a北京@c文化艺术出版社@d2018 | |
215 | @a270页@c图,照片,地图@d24cm | |
225 | 1 | @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
330 | @a本书收录了王宁宇十几年来关于传统民间美术研究和思考的文章,配有图片。文章按内容分为三编,依次是:第一编: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保护、第二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民生、第三编:改造我们的学习。是作者在陕西民间美术领域,很多乡村田野调查的实地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中的民俗活动、民间美术创作和传承方面的具体问题的讨论。 | |
517 | 1 | @a“非遗”保护的田野思考@9“fei yi”bao hu de tian ye si kao |
606 | 0 | @a民间美术@x非物质文化遗产@x保护@y中国@j文集 |
690 | @aJ528-53@v5 | |
690 | @aJ528@v4 | |
701 | 0 | @a王宁宇@9wang ning yu@f(1945-)@4著 |
801 | 2 | @aCN@bOLCC @c20181020 |
801 | 0 | @aCN@bzjlib@c20180627 |
905 | @a241250@dJ528@e53 | |
挽弓当挽强:“非遗”保护的田野思考/王宁宇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 |
270页:图,照片,地图;24cm.-(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
ISBN 978-7-5039-6432-9:CNY58.00 |
本书收录了王宁宇十几年来关于传统民间美术研究和思考的文章,配有图片。文章按内容分为三编,依次是:第一编: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保护、第二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民生、第三编:改造我们的学习。是作者在陕西民间美术领域,很多乡村田野调查的实地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中的民俗活动、民间美术创作和传承方面的具体问题的讨论。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挽弓当挽强
索取号:J528/5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146280 | 211462807 | 样本书库/1121150205/ [索取号:J528/53] | 在馆 | |
2 | 1146281 | 211462816 | 新区/5060390505/ [索取号:J528/53] | 在馆 | |
3 | 1146282 | 211462825 | 新区/5060390505/ [索取号:J528/5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