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
|
|
作者: | 刘景纯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358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33.07 , K92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秦代--历史--研究 , 历史地理--研究--华北地区--古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0190-9 |
000 | 01451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861189270 | |
005 | 20181224093826.27 | |
010 | @a978-7-5203-0190-9@dCNY99.00 | |
100 | @a20170823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dThe study on Qin state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North China@f刘景纯著@zeng@9qin guo li shi yu bei fang li shi di li yan jiu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7 | |
215 | @a358页@d23cm | |
225 | 1 | @a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
300 | @a陕西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基金资助 | |
330 | @a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秦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秦国区域开发及其文化精神、秦国工商业发展、秦国东伐战争以及秦昭王朝政治的特点;第二部分为《水经注》研究,主要论述《水经注》撰述、所载祠庙和区域记述的意义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历史城镇与聚落研究,主要论述统万城、明人建都观念以及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与文化等;第四部分为历史地理学其他问题研究,主要论述明代延绥镇,陕西织造局、制钱局,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实践,以及关于历史军事地理学及其研究的基本看法。 | |
510 | 1 | @aStudy on Qin state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North China@zeng |
606 | 0 | @a秦代@x历史@x研究 |
606 | 0 | @a历史地理@x研究@y华北地区@z古代 |
690 | @aK233.07@v5 | |
690 | @aK922@v5 | |
701 | 0 | @a刘景纯@f(1965~)@4著@9liu jing chun |
801 | 0 | @aCN@bMG@c20181206 |
905 | @a241250@dK233.07@e10 | |
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The study on Qin state history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North China/刘景纯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
358页;23cm.-(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
陕西师范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基金资助 |
ISBN 978-7-5203-0190-9:CNY99.00 |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秦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秦国区域开发及其文化精神、秦国工商业发展、秦国东伐战争以及秦昭王朝政治的特点;第二部分为《水经注》研究,主要论述《水经注》撰述、所载祠庙和区域记述的意义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历史城镇与聚落研究,主要论述统万城、明人建都观念以及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与文化等;第四部分为历史地理学其他问题研究,主要论述明代延绥镇,陕西织造局、制钱局,史念海历史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和实践,以及关于历史军事地理学及其研究的基本看法。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
索取号:K233.07/1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74071 | 217740719 | 样本书库/1121120104/ [索取号:K233.07/10] | 在馆 | |
2 | 1774072 | 217740728 | 新区/4060080304/ [索取号:K233.07/10] | 在馆 | |
3 | 1774073 | 217740737 | 新区/4060080304/ [索取号:K233.07/1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