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
|
|
作者: | 巴迪欧 著 ;胡蝶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40,189页 | |
开本: | 19cm | |
丛书名: | 拜德雅·人文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565.3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荒诞戏剧--剧本--法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21-9385-2 |
000 | 01372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951062576 | |
005 | 20190108163211.64 | |
010 | @a978-7-5621-9385-2@dCNY42.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9215015@c3388138 | |
100 | @a20180823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fre |
102 | @aCN@b500000 | |
105 | @ay z 000by | |
200 | 1 | @a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9su ge la di de di er ci shen pan@b专著@f(法)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著@g胡蝶译 |
210 | @a重庆@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40,189页@d19cm | |
225 | 1 | @a拜德雅·人文丛书 |
330 | @a本书是阿兰·巴迪欧以六幕荒诞戏剧形式呈现的一部哲思著作。众所周知,公元前399年,年已七十的苏格拉底因亵渎神祇、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并被判处死刑。按此线索,巴迪欧虚构了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并将这次审判的时间设置在当代。它的戏剧前提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他仍在当代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施展着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色诺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图等见证人也纷纷在戏剧的魔力下来到当下,并对这次审判进行讨论。而这一切,以《革命报》编委会讨论第二天报纸头条要刊登的内容为发端。 | |
510 | 1 | @aSecond proces de Socrate@zfre |
606 | 0 | @a荒诞戏剧@x剧本@y法国@z现代 |
690 | @aI565.35@v5 | |
701 | 0 | @c(法)@a巴迪欧@9ba di ou@c(Badiou, Alain@f1937-)@4著 |
702 | 0 | @a胡蝶@9hu die@c(女,@f1989-)@4译 |
801 | 2 | @aCN@bOLCC@c20181207 |
801 | 0 | @aCN@bA330000ZJL@c20180925 |
905 | @a241250@dI565.35@e9 | |
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法)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著/胡蝶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
40,189页;19cm.-(拜德雅·人文丛书) |
ISBN 978-7-5621-9385-2:CNY42.00 |
本书是阿兰·巴迪欧以六幕荒诞戏剧形式呈现的一部哲思著作。众所周知,公元前399年,年已七十的苏格拉底因亵渎神祇、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并被判处死刑。按此线索,巴迪欧虚构了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并将这次审判的时间设置在当代。它的戏剧前提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他仍在当代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施展着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色诺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图等见证人也纷纷在戏剧的魔力下来到当下,并对这次审判进行讨论。而这一切,以《革命报》编委会讨论第二天报纸头条要刊登的内容为发端。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
索取号:I565.3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62111 | 217621116 | 样本书库/1121130104/ [索取号:I565.35/9] | 在馆 | |
2 | 1762112 | 217621125 | 新区/3060890301/ [索取号:I565.35/9] | 在馆 | |
3 | 1762113 | 217621134 | 密集书库2/ [索取号:I565.35/9]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97091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