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西学东渐
|
|
作者: | 刘大椿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56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守望者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N09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西方国家--科学技术--传播--中国--近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6325-0 |
000 | 01534nam0 2200325 450 | |
001 | 1977240552 | |
005 | 20190403101326.02 | |
010 | @a978-7-300-26325-0@b精装@dCNY118.00 | |
049 | @aA441900DGL@bUCS01009381370@c3507696 | |
092 | @aCN@b日成20190327 | |
100 | @a20190109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z 001yy | |
200 | 1 | @a西学东渐@9xi xue dong jian@b专著@d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f刘大椿等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560页@d24cm | |
225 | 2 | @a守望者 |
300 | @a本成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支持 | |
300 | @a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 第一卷 | |
314 | @a刘大椿 (1944-),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著有《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等。 | |
330 | @a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清朝中叶,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西学东渐第一波。它让东西方两个原本平行发展的科技传统开始交会,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西学东渐”后来逐渐蜕变为“西学东源”,最后竟致中国丧失了这一拨科技转型的机会。本书记叙和分析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而引人扼腕的历史故事。 | |
410 | 0 | @12001 @a守望者 |
510 | 1 | @a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zeng |
606 | 0 | @a西方国家@x科学技术@x传播@y中国@z近代 |
690 | @aN092@v5 | |
701 | 0 | @a刘大椿@9liu da chun@f(1944-)@4著 |
801 | 2 | @aCN@bA441900DGL@c20190203 |
905 | @a241250@dN092@e76 | |
906 | @c日成20190327@dCNY118.00@n3@r1 | |
西学东渐=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刘大椿等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
560页;24cm.-(守望者) |
本成果得到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支持.-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 第一卷 |
ISBN 978-7-300-26325-0(精装):CNY118.00 |
发生在明末清初并且延续到清朝中叶,伴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而展开的西方科技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西学东渐第一波。它让东西方两个原本平行发展的科技传统开始交会,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惜的是,由于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西学东渐”后来逐渐蜕变为“西学东源”,最后竟致中国丧失了这一拨科技转型的机会。本书记叙和分析这一时而令人兴奋、时而引人扼腕的历史故事。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西学东渐
索取号:N092/7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98634 | 217986348 | 样本书库/ [索取号:N092/76] | 在馆 | |
2 | 1798635 | 217986357 | 理科库/3110460203/ [索取号:N092/76] | 在馆 | |
3 | 1798636 | 217986366 | 理科库/3110460203/ [索取号:N092/7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