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
|
|
作者: | 刘怀荣 , 柳卓霞 , 王今晖 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31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03 , I207.2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华文化--研究 , 诗歌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20040-8 |
000 | 01385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956306334 | |
005 | 20190408104151.98 | |
010 | @a978-7-01-020040-8@dCNY69.00 | |
100 | @a20181109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9zhong guo zao qi wen hua yu shi ge yan jiu@f刘怀荣,柳卓霞,王今晖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 | |
215 | @a319页@d23cm | |
330 | @a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重视诗歌发生学的前提下,充分关注诗歌固有的社会功能及诗歌与各种文化、礼俗、制度之间的关系,尝试对中国诗歌类型的形成、定型过程做出若干个案剖析,对诗歌及诗学史上的传统命题进行重新思考。二是把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对各种诗歌类型在初步定型后所呈现的主题、意象和艺术表达的民族化特征进行重新解读,关注其艺术特征形成的早期文化动力,力求能有新的发现。书稿主要选择桑崇拜文化、道神崇拜、进谏制度、牛女神话和七夕节,土地崇拜、神仙信仰、侠文化与诗歌之关系等个案,探讨了中国早期文化及神话、风俗对诗歌内容、情感、语言特点的影响。力求对诗歌的民族性特点进行神话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解读。 | |
606 | 0 | @a中华文化@x研究 |
606 | 0 | @a诗歌研究@y中国 |
690 | @aK203@v5 | |
690 | @aI207.22@v5 | |
701 | 0 | @a刘怀荣@9liu huai rong@4晖著 |
701 | 0 | @a柳卓霞@9liu zhuo xia@4晖著 |
701 | 0 | @a王今晖@9wang jin hui@4著 |
801 | 0 | @aCN@b91CIP@c20181109 |
905 | @a241250@dK203@e340 | |
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刘怀荣,柳卓霞,王今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319页;23cm |
ISBN 978-7-01-020040-8:CNY69.00 |
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重视诗歌发生学的前提下,充分关注诗歌固有的社会功能及诗歌与各种文化、礼俗、制度之间的关系,尝试对中国诗歌类型的形成、定型过程做出若干个案剖析,对诗歌及诗学史上的传统命题进行重新思考。二是把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展阶段,对各种诗歌类型在初步定型后所呈现的主题、意象和艺术表达的民族化特征进行重新解读,关注其艺术特征形成的早期文化动力,力求能有新的发现。书稿主要选择桑崇拜文化、道神崇拜、进谏制度、牛女神话和七夕节,土地崇拜、神仙信仰、侠文化与诗歌之关系等个案,探讨了中国早期文化及神话、风俗对诗歌内容、情感、语言特点的影响。力求对诗歌的民族性特点进行神话学、文化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解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
索取号:K203/34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2151 | 218021511 | 样本书库/1121160202/ [索取号:K203/340] | 在馆 | |
2 | 1802152 | 218021520 | 密集书库2/4060050303/ [索取号:K203/340]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99433 密集库架位号: |
3 | 1802153 | 218021539 | 新区/4060050206/ [索取号:K203/34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