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政治认识论
|
|
作者: | 杨光斌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46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6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政治制度--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2872-2 |
000 | 01489nam0 2200301 450 | |
001 | 1956578395 | |
005 | 20190409090311.84 | |
010 | @a978-7-5203-2872-2@dCNY11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9256543@c3402589 | |
092 | @aCN@b日成20190327 | |
100 | @a20180926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政治认识论@9zhong guo zheng zhi ren shi lun@b专著@dChinese political epistemology@f杨光斌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469页@d24cm | |
225 | 1 | @a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
300 | @a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 |
330 | @a本书提出“大十字视野”,即从纵向的中国大历史和横向的世界政治的维度,历史地分析中国政治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以及中国治理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比较优势。在此前提下,本书尝试对当代中国政治逻辑进行民主话语的阐释:政治道路(国体)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政体)的民主集中制——政治过程的协商共识型民主——政治评价体系上的“可治理的民主”。这种“大十字视野”下的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以及对不同层次的中国政治的民主理论解释,是作者长期以来与西方学术界关于中国政治的观念和认知的对话性产物。 | |
510 | 1 | @aChinese political epistemology@zeng |
606 | 0 | @a政治制度@x研究@y中国 |
690 | @aD621@v5 | |
701 | 0 | @a杨光斌@9yang guang bin@f(1963-)@4著 |
801 | 0 | @aCN@bA330000ZJL@c20181105 |
801 | 2 | @aCN@bOLCC @c20190315 |
905 | @a241250@dD621@e59 | |
906 | @c日成20190327@dCNY118.00@n3@r1 | |
中国政治认识论=Chinese political epistemology/杨光斌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
469页;24cm.-(政治理论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丛书) |
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 |
ISBN 978-7-5203-2872-2:CNY118.00 |
本书提出“大十字视野”,即从纵向的中国大历史和横向的世界政治的维度,历史地分析中国政治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以及中国治理成就在世界政治中的比较优势。在此前提下,本书尝试对当代中国政治逻辑进行民主话语的阐释:政治道路(国体)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政体)的民主集中制——政治过程的协商共识型民主——政治评价体系上的“可治理的民主”。这种“大十字视野”下的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以及对不同层次的中国政治的民主理论解释,是作者长期以来与西方学术界关于中国政治的观念和认知的对话性产物。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政治认识论
索取号:D621/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3302 | 218033027 | 样本书库/1121160201/ [索取号:D621/59] | 在馆 | |
2 | 1803303 | 218033036 | 新区/2060270205/ [索取号:D621/59] | 在馆 | |
3 | 1803304 | 218033045 | 新区/2060270205/ [索取号:D621/5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