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世情与佛理
|
|
作者: | 李晓敏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0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9.3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佛像--造像--研究--中国--隋唐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20166-5 |
000 | 01294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954770520 | |
005 | 20190420151325.50 | |
010 | @a978-7-01-020166-5@dCNY35.00 | |
100 | @a20190406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z 000yy | |
200 | 1 | @a世情与佛理@9shi qing yu fo li@e隋唐佛教造像题记研究@f李晓敏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 | |
215 | @a203页@d24cm | |
300 | @a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佛教造像题记与写经题记整理研究” | |
314 | @a李晓敏 (1975-),女,内蒙古察右中旗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隋唐史、佛教史、社会史。 | |
320 | @a有书目(第195-203页) | |
330 | @a本书以隋唐时期佛像题记为核心史料,探讨了隋唐时期民众进行佛教造像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而反映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平民是造像活动的主体;女性在佛事活动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四川地区造像在唐代的重要地位;造像活动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因素;民众对造像题材的选择与对佛教理念的理解;民众在佛事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对生活平安的渴望。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展示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生活和精神世界。 | |
517 | 1 | @a隋唐佛教造像题记研究@9sui tang fo jiao zao xiang ti ji yan jiu |
606 | 0 | @a佛像@x造像@x研究@y中国@z隋唐时代 |
690 | @aK879.34@v5 | |
701 | 0 | @a李晓敏@9li xiao min@f(1975-)@4著 |
801 | 0 | @aCN@b商丘师院@c20190406 |
905 | @aZUCC@dK879.34@e14 | |
世情与佛理:隋唐佛教造像题记研究/李晓敏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203页;24cm |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隋唐佛教造像题记与写经题记整理研究” |
ISBN 978-7-01-020166-5:CNY35.00 |
本书以隋唐时期佛像题记为核心史料,探讨了隋唐时期民众进行佛教造像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由此而反映出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平民是造像活动的主体;女性在佛事活动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四川地区造像在唐代的重要地位;造像活动的组织结构和经济因素;民众对造像题材的选择与对佛教理念的理解;民众在佛事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对生活平安的渴望。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展示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生活和精神世界。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世情与佛理
索取号:K879.34/1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6485 | 218064859 | 样本书库/1121210401/ [索取号:K879.34/14] | 在馆 | |
2 | 1806486 | 218064868 | 新区/4060470505/ [索取号:K879.34/14] | 在馆 | |
3 | 1806487 | 218064877 | 新区/4060470505/ [索取号:K879.34/1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