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
|
作者: | 周岑银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5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6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协商--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03-3639-0 |
000 | 01327nam0 2200229 450 | |
001 | 1968990858 | |
005 | 20190423084124.95 | |
010 | @a978-7-5203-3639-0@dCNY75.00 | |
100 | @a20190218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b专著@d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system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reason@f周岑银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254页@d24cm | |
300 | @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资助 | |
330 | @a协商民主的实现必然诉诸合法性,而公共理性提供了这种合法性基础。通过对基于选举的代议制民主及其个体理性的反思而阐发公共理性及其规导的协商民主,后者在实现公民参与、包容多元意见、化解利益分歧和促进政治民主化等方面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有效的适应性;而中国既有的传统政治文化、非竞争性政治形态、选举“赤字”、基层“在场”民主等对协商民主有着特定的价值偏好和发展优势。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主要遵循两种路径:其一,力图从群众路线、政治协商制度、精英式决策、民主恳谈和议事会等方面汲取内生性的协商资源,实现协商 | |
510 | 1 | @aConstruction of China's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system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reason@zeng |
606 | 0 | @a社会主义民主@x民主协商@x研究@y中国 |
690 | @aD621@v5 | |
801 | 0 | @b商丘师院 |
905 | @aZUCC@dD621@e61 | |
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system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reason/周岑银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
254页;24cm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资助 |
ISBN 978-7-5203-3639-0:CNY75.00 |
协商民主的实现必然诉诸合法性,而公共理性提供了这种合法性基础。通过对基于选举的代议制民主及其个体理性的反思而阐发公共理性及其规导的协商民主,后者在实现公民参与、包容多元意见、化解利益分歧和促进政治民主化等方面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有效的适应性;而中国既有的传统政治文化、非竞争性政治形态、选举“赤字”、基层“在场”民主等对协商民主有着特定的价值偏好和发展优势。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主要遵循两种路径:其一,力图从群众路线、政治协商制度、精英式决策、民主恳谈和议事会等方面汲取内生性的协商资源,实现协商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公共理性视域下的中国协商民主制度建构
索取号:D621/6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6914 | 218069140 | 样本书库/1121210207/ [索取号:D621/61] | 在馆 | |
2 | 1806915 | 218069159 | 新区/2060270205/ [索取号:D621/61] | 在馆 | |
3 | 1806916 | 218069168 | 新区/2060270205/ [索取号:D621/6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