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老舍评传
|
|
作者: | 关纪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576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25.6=72 , K825.6=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作家--评传--中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00-14494-9 |
000 | 01349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977829404 | |
005 | 20190423104718.44 | |
010 | @a978-7-200-14494-9@dCNY98.00 | |
100 | @a20190319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d | |
200 | 1 | @a老舍评传@9lao she ping zhuan@b专著@f关纪新著 |
205 | @a增订本 | |
210 |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19 | |
215 | @a576页@c图,照片@d23cm | |
330 | @a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有两个最值得注意的方面:一个是,在真切地关注北京下层劳苦人民群众的悲惨与抗争的同时,努力深入地从“历史-文化”的层面,正视和挖掘整个中华民族国民性的病态和孱弱,在形象的描绘中,开掘作品人物后面深藏的文化意蕴,对于病态的国民性进行愤激的解剖和痛苦的批判;一个是,揭示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的老舍,怎样怀着与生俱来的满族意识和无法排遣的满族情结,在不同的时代处境和生存气候之下,甚至在被压抑的情境下,回眸历史足迹,触笔人世沧桑,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命运的高度,执着地探索满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根源,展示满族文化及性格的荣辱与悲哀,在眷恋、憎恨与同情的矛盾交织中,对于他生养于斯的民族自身的深层次性的悲剧,进行了最为痛苦的反思与追问。 | |
600 | 0 | @a老舍@f(1899-1966)@x评传 |
606 | 0 | @a作家@x评传@y中国@z现代 |
690 | @aK825.6=72@v5 | |
690 | @aK825.6=7@v4 | |
701 | 0 | @a关纪新@9guan ji xin@4著 |
801 | 0 | @b商丘师院 |
905 | @aZUCC@dK825.6=7@e174 | |
老舍评传/关纪新著.-增订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 |
576页:图,照片;23cm |
ISBN 978-7-200-14494-9:CNY98.00 |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有两个最值得注意的方面:一个是,在真切地关注北京下层劳苦人民群众的悲惨与抗争的同时,努力深入地从“历史-文化”的层面,正视和挖掘整个中华民族国民性的病态和孱弱,在形象的描绘中,开掘作品人物后面深藏的文化意蕴,对于病态的国民性进行愤激的解剖和痛苦的批判;一个是,揭示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的老舍,怎样怀着与生俱来的满族意识和无法排遣的满族情结,在不同的时代处境和生存气候之下,甚至在被压抑的情境下,回眸历史足迹,触笔人世沧桑,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命运的高度,执着地探索满族由盛到衰的历史根源,展示满族文化及性格的荣辱与悲哀,在眷恋、憎恨与同情的矛盾交织中,对于他生养于斯的民族自身的深层次性的悲剧,进行了最为痛苦的反思与追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老舍评传
索取号:K825.6=7/17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7322 | 218073224 | 样本书库/1121210401/ [索取号:K825.6=7/174] | 在馆 | |
2 | 1807323 | 218073233 | 新区/4060300105/ [索取号:K825.6=7/174] | 在馆 | |
3 | 1807324 | 218073242 | 新区/4060300105/ [索取号:K825.6=7/17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