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地方在中央
    
 
作者: (美)白思奇 著 ;李新德 , 秦兰珺, 译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页数: 238页图, 表格
开本: 24cm
丛书名: 北京文化研究译丛
单 册:
中图分类: C912.22 , C912.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同乡会--tong xiang hui--研究--北京--清后期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3-2931-6
000 02119nam0 2200373 450
001 1957749239
005 20190421160256.16
010    @a978-7-5203-2931-6@dCNY66.00
035    @aCAL 012019024720
099    @aCAL 012019024720
100    @a20190116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ceng
102    @aCN@b110000
105    @aak a 000yy
200 1  @a地方在中央@Adi fang zai zhong yang@e晚期帝都内的同乡会馆、空间和权力@d= Localities at teh Center@enative place,space,and power in Llate imperial Beijing@f[美]白思奇著@g秦兰珺,李新德译@zeng
210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8
215    @a238页图, 表格@d24cm
225 2  @a北京文化研究译丛@Abei jing wen hua yan jiu yi cong@i文化理论译丛
320    @a有书目(213-233页)
330    @a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如果你在1900年访问北京,都很可能会震惊于那里的同乡会所,它们数目众多,服务于从地方远道而来的学者和官员。那么,什么是同乡会所,它们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融入并塑造北京的城市生态,又如何促进同乡关系(Native Place Ties)的发展?带着这些思考,作者审视了以下几个问题:同乡关系如何充当地方行省和政治中心间的沟通渠道;利用同乡关系,帝都的旅居者们如何团结临近行省,笼络作为整体的士人阶层;国家又如何借此维持帝都秩序,控制帝国官僚系统;与此同时,同乡关系又如何改变了都市面貌和城市的社会结构;最终,那场把大清引向覆灭的政治革新又如何重塑了以上所有功能?同乡会所常被引证为畛域观念(Particularistic)下的联系之典型,不仅是旧中国的特征,也阻碍建立在国家忠诚这一观念之上的现代国家的诞生。本书作者却认为,地方会所通过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政治精英团体的一员,反而培育了他们的国家归属感,正是这份归属感,促成了20世纪早期的改革。
410  0 @12001 @a北京文化研究译丛
462  0 @12001
510 0  @aLocalities at teh Center@enative place,space,and power in Llate imperial Beijin@zeng
606 0  @a同乡会@Atong xiang hui@x研究@y北京@z清后期
690    @aC912.22@v5
690    @aC912.2@v4
701  0 @a(美)白思奇@Amei bai si qi@4著
702  0 @a李新德@Ali xin de@4译
702  0 @a秦兰珺,@Aqin lan jun@f1986-@4译
801  0 @aCN@bHYSYL@c20190312
905    @aZUCC@dC912.22@e3
920    @a232370@z1
920    @a232020@z1
998    @aHYTC
    
    地方在中央:晚期帝都内的同乡会馆、空间和权力= Localities at teh Center:native place,space,and power in Llate imperial Beijing/[美]白思奇著/秦兰珺,李新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238页图, 表格;24cm.-(北京文化研究译丛.文化理论译丛)
    ←并列题名:Localities at teh Center:native place,space,and power in Llate imperial Beijin
    
    ISBN 978-7-5203-2931-6:CNY66.00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如果你在1900年访问北京,都很可能会震惊于那里的同乡会所,它们数目众多,服务于从地方远道而来的学者和官员。那么,什么是同乡会所,它们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融入并塑造北京的城市生态,又如何促进同乡关系(Native Place Ties)的发展?带着这些思考,作者审视了以下几个问题:同乡关系如何充当地方行省和政治中心间的沟通渠道;利用同乡关系,帝都的旅居者们如何团结临近行省,笼络作为整体的士人阶层;国家又如何借此维持帝都秩序,控制帝国官僚系统;与此同时,同乡关系又如何改变了都市面貌和城市的社会结构;最终,那场把大清引向覆灭的政治革新又如何重塑了以上所有功能?同乡会所常被引证为畛域观念(Particularistic)下的联系之典型,不仅是旧中国的特征,也阻碍建立在国家忠诚这一观念之上的现代国家的诞生。本书作者却认为,地方会所通过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是政治精英团体的一员,反而培育了他们的国家归属感,正是这份归属感,促成了20世纪早期的改革。
●
相关链接


正题名:地方在中央     索取号:C912.22/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808204   218082045   样本书库/1121150306/ [索取号:C912.22/3] 在馆    
2 1808205   218082054   新区/2060080306/ [索取号:C912.22/3] 在馆    
3 1808206   218082063   新区/2060080306/ [索取号:C912.22/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