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作者: 沈洪成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出版中心  2018
页数: 217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田野中国
单 册:
中图分类: G637.3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傣族--中学--辍学--学校管理--研究--云南--芒市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1-3499-6
000 01863nam0 2200289 450
001 1949775771
005 20190424160819.32
010    @a978-7-5201-3499-6@dCNY69.00
100    @a20190221d2018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9jiao yu zhi li de she hui luo ji@b专著@dThe social logic of education governance@e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ea case study of governing dropout in Mufeng middle school@f沈洪成著@zeng
210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出版中心@d2018
215    @a217页@d23cm
225 1  @a田野中国
300    @a河海社会学文库
300    @a河海大学社科精品文库、河海社会学文库、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资助
314    @a沈洪成 (1983-),男,安徽怀远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一书,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30    @a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本书依次描述了木丰中学存在的普遍辍学现象,针对辍学所展开的外部与内部治理,治理辍学在傣族学生身上产生的后果。接着,本书从现代知识与地方知识分离的角度解释了辍学的“症结”性问题,并将教育治理放在历史的角度进行讨论,比较传统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代、“普九”前后教育治理机制的差异。最终,本书得出,由于当前针对辍学的治理,将目标责任制和运动式治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紧密结合,家长、教师又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现代教育的合理性话语,产生了教育治理内卷化的困境。
510 1  @aSocial logic of education governance@ea case study of governing dropout in Mufeng middle school@zeng
517 1  @a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9mu feng zhong xue“kong chuo bao xue”de ge an yan jiu
606 0  @a傣族@x中学@x辍学@x学校管理@x研究@y云南@y芒市
690    @aG637.3@v5
701  0 @a沈洪成@9shen hong cheng@f(1983-)@4著
801  0 @b商丘师院
905    @aZUCC@dG637.3@e3
    
    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The social logic of education governance:木丰中学“控辍保学”的个案研究:a case study of governing dropout in Mufeng middle school/沈洪成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学出版中心,2018
    217页;23cm.-(田野中国)
    河海社会学文库.-河海大学社科精品文库、河海社会学文库、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资助
    
    ISBN 978-7-5201-3499-6:CNY69.00
    本书以云南芒市一所傣族中学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研究了针对辍学展开的治理的社会实践逻辑。本书依次描述了木丰中学存在的普遍辍学现象,针对辍学所展开的外部与内部治理,治理辍学在傣族学生身上产生的后果。接着,本书从现代知识与地方知识分离的角度解释了辍学的“症结”性问题,并将教育治理放在历史的角度进行讨论,比较传统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代、“普九”前后教育治理机制的差异。最终,本书得出,由于当前针对辍学的治理,将目标责任制和运动式治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紧密结合,家长、教师又在很大程度上认可了现代教育的合理性话语,产生了教育治理内卷化的困境。
●
相关链接


正题名: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索取号:G637.3/3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809061   218090615   样本书库/1121180501/ [索取号:G637.3/3] 在馆    
2 1809062   218090624   新区/5060820106/ [索取号:G637.3/3] 在馆    
3 1809063   218090633   新区/5060820106/ [索取号:G637.3/3]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