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民国风流
|
|
作者: | 刘诚龙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22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67.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杂文集--za wen ji--中国--当代 , 随笔--sui bi--中国--当代--作品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18-11387-6 |
000 | 01324nam0 2200385 450 | |
001 | 1958433042 | |
005 | 20190424162358.95 | |
010 | @a978-7-218-11387-6@dCNY48.00 | |
035 | @aCAL 012018197935 | |
099 | @aCAL 012018197935 | |
100 | @a20181128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40000 | |
105 | @ay z 000cy | |
200 | 1 | @a民国风流@Amin guo feng liu@f刘诚龙著 |
210 | @a广州@c广东人民出版社@d2019 | |
215 | @a224页@d24cm | |
330 | @a本书是一部写民国及其以后著名学者文人的杂文随笔集,民国以来的学者文人及一些政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独特的位置,人称民国风流。与一些描述民国人物与社会的著作不太相同的是,作者有其不同流俗的民国史观,对民国其社会其人物能做平心之论,既不因对某人的崇拜而饰其短,也不对某人的异见而掩其长,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侧面知人论世,写出了不一样的“民国风流”。 | |
606 | 0 | @a杂文集@Aza wen ji@y中国@z当代 |
606 | 0 | @a随笔@Asui bi@y中国@z当代@j作品集 |
690 | @aI267.1@v5 | |
701 | 0 | @a刘诚龙@Aliu cheng long@4著 |
801 | 0 | @aCN@b百万庄@c20181128 |
905 | @aZUCC@dI267.1@e1219 | |
920 | @a242120@z1 | |
920 | @a211060@z2 | |
920 | @a211030@z1 | |
920 | @a222191@z1 | |
920 | @a231020@z1 | |
920 | @a242020@z1 | |
920 | @a245010@z1 | |
920 | @a231010@z1 | |
920 | @a237020@z1 | |
920 | @a221220@z1 | |
998 | @aBUA | |
民国风流/刘诚龙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
224页;24cm |
ISBN 978-7-218-11387-6:CNY48.00 |
本书是一部写民国及其以后著名学者文人的杂文随笔集,民国以来的学者文人及一些政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独特的位置,人称民国风流。与一些描述民国人物与社会的著作不太相同的是,作者有其不同流俗的民国史观,对民国其社会其人物能做平心之论,既不因对某人的崇拜而饰其短,也不对某人的异见而掩其长,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侧面知人论世,写出了不一样的“民国风流”。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民国风流
索取号:I267.1/121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9280 | 218092800 | 样本书库/1121200506/ [索取号:I267.1/1219] | 在馆 | |
2 | 1809281 | 218092819 | 新区/3060780403/ [索取号:I267.1/1219] | 在馆 | |
3 | 1809282 | 218092828 | 新区/3060800102/ [索取号:I267.1/121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