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
|
|
作者: | 李竞恒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10,257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93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图腾--文化--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9532-2 |
000 | 01070nam0 2200217 450 | |
001 | 1962090607 | |
005 | 20190425084410.15 | |
010 | @a978-7-01-019532-2@dCNY60.00 | |
100 | @a20181130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9zao qi zhong guo de long feng wen hua@b专著@f李竞恒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 | |
215 | @a10,257页@c图@d23cm | |
330 | @a本书主要从先秦史和考古材料角度切入,围绕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代中国各地关于龙、凤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先秦史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石堆龙到红山玉龙、濮阳蚌塑、东部滨海区域鸟夷文化圈、二里头绿松石龙、铜牌龙、殷代卜辞所涉凤鸟信仰、铜器所见龙纹的世界观,以及西周、东周伴随政治文化变迁,龙凤文化的各种形态。最后,从思想史角度考察了东周时代中国“轴心突破”大背景下龙凤文化含义的变迁,最终从巫觋的世界观中脱离而出,成为儒、道、墨等诸子人文观念中的象征符号。 | |
606 | 0 | @a图腾@x文化@x研究@y中国 |
690 | @aB933@v5 | |
701 | 0 | @a李竞恒@9li jing heng@4著 |
801 | 2 | @aCN@b商丘师院@c20190225 |
905 | @aZUCC@dB933@e87 | |
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李竞恒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10,257页:图;23cm |
ISBN 978-7-01-019532-2:CNY60.00 |
本书主要从先秦史和考古材料角度切入,围绕从新石器时代到东周时代中国各地关于龙、凤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先秦史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石堆龙到红山玉龙、濮阳蚌塑、东部滨海区域鸟夷文化圈、二里头绿松石龙、铜牌龙、殷代卜辞所涉凤鸟信仰、铜器所见龙纹的世界观,以及西周、东周伴随政治文化变迁,龙凤文化的各种形态。最后,从思想史角度考察了东周时代中国“轴心突破”大背景下龙凤文化含义的变迁,最终从巫觋的世界观中脱离而出,成为儒、道、墨等诸子人文观念中的象征符号。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早期中国的龙凤文化
索取号:B933/8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09313 | 218093131 | 样本书库/1121150305/ [索取号:B933/87] | 在馆 | |
2 | 1809314 | 218093140 | 新区/1060280402/ [索取号:B933/87] | 在馆 | |
3 | 1809315 | 218093159 | 新区/1060280402/ [索取号:B933/8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