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网络文化学
|
|
作者: | 曾静平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6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11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网络文化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9869-9 |
000 | 01576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938984867 | |
005 | 20190428151155.17 | |
010 | @a978-7-01-019869-9@dCNY58.00 | |
100 | @a20190406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网络文化学@9wang luo wen hua xue@dCyberculture study@f曾静平著@zeng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 | |
215 | @a264页@d24cm | |
300 | @a湖南工业大学资助出版 | |
330 | @a本书包括:第一章概述,对网络文化的基本定义、基本类别、主要特点、主要功能和学科体系进行全面论证;第二章是网络文化发展历程,从网络文化酝酿、网络文化初期、网络文化发展期和网络文化繁荣期几个阶段展开叙述;第三章是网络文化生态,这是笔者创造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正生态、网络文化负生态和网络文化融合态是当下网络文化生态的科学诠释;第四章是网络文化载体,从网站、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客和微信等几个主要方面加以剖析;第五章是网络文化语词(符号),对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新鲜词汇和网络符号进行解读注释和批判;第六章是网络文化人物,希望通过综述对全球网络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进行客观记录与科学评判,既有正面网络文化人物,也有负面网络文化人物;第七章是网络文化传传播,指出网络文化传播渠道、网络文化传播受众、网络文化传播特点和网络文化传播功能;第八章是网络文化建设,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主题,创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平台为主阵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
510 | 1 | @aCyberculture study@zeng |
606 | 0 | @a网络文化 |
690 | @aG112@v5 | |
701 | 0 | @a曾静平@9zeng jing ping@4著 |
801 | 0 | @aCN@b商丘师院@c20190406 |
905 | @aZUCC@dG112@e30 | |
网络文化学=Cyberculture study/曾静平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264页;24cm |
湖南工业大学资助出版 |
ISBN 978-7-01-019869-9:CNY58.00 |
本书包括:第一章概述,对网络文化的基本定义、基本类别、主要特点、主要功能和学科体系进行全面论证;第二章是网络文化发展历程,从网络文化酝酿、网络文化初期、网络文化发展期和网络文化繁荣期几个阶段展开叙述;第三章是网络文化生态,这是笔者创造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正生态、网络文化负生态和网络文化融合态是当下网络文化生态的科学诠释;第四章是网络文化载体,从网站、电子邮件、QQ、博客微博客和微信等几个主要方面加以剖析;第五章是网络文化语词(符号),对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各式各样新鲜词汇和网络符号进行解读注释和批判;第六章是网络文化人物,希望通过综述对全球网络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志性人物进行客观记录与科学评判,既有正面网络文化人物,也有负面网络文化人物;第七章是网络文化传传播,指出网络文化传播渠道、网络文化传播受众、网络文化传播特点和网络文化传播功能;第八章是网络文化建设,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主题,创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以互联网平台为主阵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网络文化学
索取号:G112/3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11985 | 218119854 | 样本书库/1121210203/ [索取号:G112/30] | 在馆 | |
2 | 1811986 | 218119863 | 新区/5060540403/ [索取号:G112/30] | 在馆 | |
3 | 1811987 | 218119872 | 新区/5060540403/ [索取号:G112/3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