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宋史
    
 
作者: 脱脱, 等撰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2018年重印)
页数: 40册 (14263页)
开本: 20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K244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古代史--中国--宋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1-00323-9
000 02965nam0 2200253 450
001 1965311133
005 20190514103725.69
010    @a978-7-101-00323-9@dCNY1200.00 (全四十册)
010    @a7-101-00323-0@dCNY495.00 (全四十册)
099    @aCAL 012001135181@aCAL 012001135182@aCAL 012001135183@aCAL 012001135184@aCAL 012001135185
100    @a19980608d1985 mk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5    @ay 000yy
200 1  @a宋史@Asong shi@f(元)脱脱等撰
210    @a北京@c中华书局@d1985(2018年重印)
215    @a40册 (14263页)@d20cm
307    @a2010年2月北京第7次印刷, ISBN 978-7-101-00323-9
327 1  @a第一册, 卷一至卷一二(纪) ;@a第二册, 卷一三至卷三二(纪) ;@a第三册, 卷三三至卷四七(纪) ;@a第四册, 卷四八至卷六○(志) ;@a第五册, 卷六一至卷七三(志) ;@a第六册, 卷七四至卷八四(志) ;@a第七册, 卷八五至卷九七(志) ;@a第八册, 卷九八至卷一一五(志) ;@a第九册, 卷一一六至卷一二九(志) ;@a第一○册, 卷一三零至卷一四二(志) ;@a第一一册, 卷一四三至卷一六○(志) ;@a第一二册, 卷一六一至卷一七二(志) ;@a第一三册, 卷一七三至卷一八六(志) ;@a第一四册, 卷一八七至卷一九八(志) ;@a第一五册, 卷一九九至卷二○七(志) ;@a第一六册, 卷二○八至卷二一四(志 表) ;@a第一七册, 卷二一五至卷二一七(表) ;@a第一八册, 卷二一八至卷二二一(表) ;@a第一九册, 卷二二二至卷二二五(表) ;@a第二零册, 卷二二六至卷二二八(表) ;@a第二一册, 卷二二九至卷二三一(表) ;@a第二二册, 卷二三二至卷二三四(表) ;@a第二三册, 卷二三五至卷二三七(表) ;@a第二四册, 卷二三八至卷二四一(表) ;@a第二五册, 卷二四二至卷二五六(传) ;@a第二七册, 卷二七一至卷二八五(传) ;@a第二八册, 卷二八六至卷三○○(传) ;@a第二九册, 卷三○一至卷三一五(传) ;@a第三一册, 卷三三二至卷三四七(传) ;@a第三二册, 卷三四八至卷三六四(传) ;@a第三三册, 卷三六五至卷三八○(传) ;@a第三四册, 卷三八一至卷三九六(传) ;@a第三五册, 卷三九七至卷四一四(传) ;@a第三六册, 卷四一五至卷四三○(传) ;@a第三七册, 卷四三一至卷四四五(传) ;@a第三八册, 卷四四六至卷四六零(传) ;@a第三九册, 卷四六一至卷四七七(传) ;@a第四○册, 卷四七八至卷四九六(传).
330    @a《宋史(1-40)(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40册)》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宋史》(全40册)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606 0  @a古代史@y中国@z宋代
690    @aK244@v4
701  0 @a脱脱,@ATuo Tuo@f1314-1355@4等撰@3CAL n2004216610#@7jt0yjt0y@7ec0yec0y
801  0 @aCN@bHDP
905    @a241250@dK244@e5B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2018年重印)
    40册 (14263页);20cm
    
    部分内容:第一册, 卷一至卷一二(纪) ;;第二册, 卷一三至卷三二(纪) ;;第三册, 卷三三至卷四七(纪) ;;第四册, 卷四八至卷六○(志) ;;第五册, 卷六一至卷七三(志) ;;第六册, 卷七四至卷八四(志) ;;第七册, 卷八五至卷九七(志) ;;第八册, 卷九八至卷一一五(志) ;;第九册, 卷一一六至卷一二九(志) ;;第一○册, 卷一三零至卷一四二(志) ;;第一一册, 卷一四三至卷一六○(志) ;;第一二册, 卷一六一至卷一七二(志) ;;第一三册, 卷一七三至卷一八六(志) ;;第一四册, 卷一八七至卷一九八(志) ;;第一五册, 卷一九九至卷二○七(志) ;;第一六册, 卷二○八至卷二一四(志 表) ;;第一七册, 卷二一五至卷二一七(表) ;;第一八册, 卷二一八至卷二二一(表) ;;第一九册, 卷二二二至卷二二五(表) ;;第二零册, 卷二二六至卷二二八(表) ;;第二一册, 卷二二九至卷二三一(表) ;;第二二册, 卷二三二至卷二三四(表) ;;第二三册, 卷二三五至卷二三七(表) ;;第二四册, 卷二三八至卷二四一(表) ;;第二五册, 卷二四二至卷二五六(传) ;;第二七册, 卷二七一至卷二八五(传) ;;第二八册, 卷二八六至卷三○○(传) ;;第二九册, 卷三○一至卷三一五(传) ;;第三一册, 卷三三二至卷三四七(传) ;;第三二册, 卷三四八至卷三六四(传) ;;第三三册, 卷三六五至卷三八○(传) ;;第三四册, 卷三八一至卷三九六(传) ;;第三五册, 卷三九七至卷四一四(传) ;;第三六册, 卷四一五至卷四三○(传) ;;第三七册, 卷四三一至卷四四五(传) ;;第三八册, 卷四四六至卷四六零(传) ;;第三九册, 卷四六一至卷四七七(传) ;;第四○册, 卷四七八至卷四九六(传).
    ISBN 978-7-101-00323-9:CNY1200.00 (全四十册)
    《宋史(1-40)(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40册)》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宋史》(全40册)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
相关链接


正题名:宋史     索取号:K244/5B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749047   217490472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 1749048   217490481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 1749049   217490490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4 1749050   217490506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5 1749051   217490515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6 1749052   217490524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7 1749053   217490533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8 1749054   217490542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9 1749055   217490551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0 1749056   217490560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1 1749057   217490579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2 1749058   217490588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3 1749059   217490597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4 1749060   217490604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5 1749061   217490613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6 1749062   217490622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7 1749063   217490631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8 1749064   217490640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19 1749065   217490659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0 1749066   217490668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1 1749067   217490677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2 1749068   217490686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3 1749069   217490695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4 1749070   217490702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5 1749071   217490711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6 1749072   217490720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7 1749073   217490739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8 1749074   217490748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29 1749075   217490757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0 1749076   217490766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1 1749077   217490775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2 1749078   217490784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3 1749079   217490793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4 1749080   217490800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5 1749081   217490819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6 1749082   217490828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7 1749083   217490837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8 1749084   217490846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39 1749085   217490855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40 1749086   217490864   人文学院资料室51078/ [索取号:K244/5B]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