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和的系列故事
|
|
作者: | 李彗生 编撰 ;李帆 , 耿志 , 赵聪 , 林明川 改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1 |
|
页数: | 299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228.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连环画--中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14-5137-3 |
000 | 01591nam0 2200313 450 | |
001 | 1957924967 | |
005 | 20190521160832.32 | |
010 | @a978-7-5614-5137-3@dCNY42.00 | |
049 | @aN120000TJC@bUCS01005207383 | |
100 | @a20120224d2011 a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510000 | |
105 | @aa t 000yy | |
200 | 1 | @a和的系列故事@9he de xi lie gu shi@b专著@f李彗生编撰@g李彗生主编@g李帆,耿志改编@g赵聪,林明川绘画 |
210 |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11 | |
215 | @a299页@d21cm | |
225 | 2 | @a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
330 | @a“和”(中庸),儒家重要的哲学思想。《说文》中有“中,正也”;“庸,用也”。“中庸即‘中和’也”。就是用正确的原则处理事物发展中的关系。“和”(中庸)的概念早由孔子提出,但类似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孔子的中庸思想,首先在认识论上,他提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对中庸评价极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以,中庸作为首先观念十分重要。孟子认为,中庸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秩序的原则。人若能做到中庸,就符合事物发展的道理。但中庸离不开权衡,如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那么就同“执一”一样了。这样就损害了圣人之道,就会抓其一点而不及其余。荀子认为,中庸即“中和”,指处事宽严适当。 | |
461 | 0 | @12001 @a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
606 | 0 | @a连环画@y中国@z现代 |
690 | @aJ228.4@v5 | |
696 | @aJ331.9(2)@v3@2sef | |
701 | 0 | @a李彗生@9li hui sheng@4编撰@4主编 |
702 | 0 | @a李帆@9li fan@4改编 |
702 | 0 | @a耿志@9geng zhi@4改编 |
702 | 0 | @a赵聪@9zhao cong@4绘画 |
702 | 0 | @a林明川@9lin ming chuan@4绘画 |
801 | 0 | @aCN@bTST@c20120227 |
905 | @aZUCC@dJ228.4@e43 | |
和的系列故事/李彗生编撰/李彗生主编/李帆,耿志改编/赵聪,林明川绘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
299页;21cm.-(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
ISBN 978-7-5614-5137-3:CNY42.00 |
“和”(中庸),儒家重要的哲学思想。《说文》中有“中,正也”;“庸,用也”。“中庸即‘中和’也”。就是用正确的原则处理事物发展中的关系。“和”(中庸)的概念早由孔子提出,但类似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孔子的中庸思想,首先在认识论上,他提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对中庸评价极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以,中庸作为首先观念十分重要。孟子认为,中庸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秩序的原则。人若能做到中庸,就符合事物发展的道理。但中庸离不开权衡,如不知事物的发展变化,那么就同“执一”一样了。这样就损害了圣人之道,就会抓其一点而不及其余。荀子认为,中庸即“中和”,指处事宽严适当。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和的系列故事
索取号:J228.4/4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56322 | 217563223 | 样本书库/1121190105/ [索取号:J228.4/43] | 在馆 | |
2 | 1756323 | 217563232 | 新区/5060240306/ [索取号:J228.4/43] | 在馆 | |
3 | 1756324 | 217563241 | 新区/5060240306/ [索取号:J228.4/4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