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伽利略眼中的科学
|
|
作者: | 利普金 著 ;卢东民 , 王庆梅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7 |
|
页数: | 31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Z228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科学知识--普及读物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16-9219-5 |
000 | 01468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940610865 | |
005 | 20190522162318.23 | |
010 | @a978-7-5316-9219-5@dCNY42.00 | |
100 | @a20170717d2017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230000 | |
105 | @ay z 001yy | |
200 | 1 | @a伽利略眼中的科学@9jia li lue yan zhong de ke xue@b专著@dWhat Galileo saw imagin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f(美)劳伦斯·利普金著@g卢东民,王庆梅译@zeng |
210 | @a哈尔滨@c黑龙江教育出版社@d2017 | |
215 | @a314页@d24cm | |
300 | @a立人天地 | |
330 | @a本书作者利普金用一种新奇而又文学性的笔调描绘出17世纪科技革命中众多的“弄潮儿”:伽利略在看到月球和木星表面时,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宇宙的全景图;开普勒认为他的几何学能够为人们开启那扇通往上帝心灵的大门;弗朗西斯·培根的自然历史预见了万物之间一套全新的秩序,可以用坚实的证据代替语言的空想,并改变了人们生与死的概念;笛卡儿设计出假想的“自然之书”理论来解释世间万物的构成;托马斯·布朗重新设定了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胡克和达·芬奇一样,既是研究者又是艺术家,他的发明照亮了整个微观和宏观世界;当牛顿把自然世界想象成一个紧密联系、包罗万象的数学体系时,他重新定义了科学的目标和天才的意义。 | |
510 | 1 | @aWhat Galileo saw imagin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zeng |
606 | 0 | @a科学知识@j普及读物 |
690 | @aZ228@v5 | |
701 | 0 | @c(美)@a利普金@9li pu jin@c(Lipking, Lawrence)@4著 |
702 | 0 | @a卢东民@9lu dong min@4译 |
702 | 0 | @a王庆梅@9wang qing mei@4译 |
801 | 0 | @b商丘师院 |
905 | @aZUCC@dZ228@e291 | |
伽利略眼中的科学=What Galileo saw imagin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美)劳伦斯·利普金著/卢东民,王庆梅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7 |
314页;24cm |
立人天地 |
ISBN 978-7-5316-9219-5:CNY42.00 |
本书作者利普金用一种新奇而又文学性的笔调描绘出17世纪科技革命中众多的“弄潮儿”:伽利略在看到月球和木星表面时,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宇宙的全景图;开普勒认为他的几何学能够为人们开启那扇通往上帝心灵的大门;弗朗西斯·培根的自然历史预见了万物之间一套全新的秩序,可以用坚实的证据代替语言的空想,并改变了人们生与死的概念;笛卡儿设计出假想的“自然之书”理论来解释世间万物的构成;托马斯·布朗重新设定了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胡克和达·芬奇一样,既是研究者又是艺术家,他的发明照亮了整个微观和宏观世界;当牛顿把自然世界想象成一个紧密联系、包罗万象的数学体系时,他重新定义了科学的目标和天才的意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伽利略眼中的科学
索取号:Z228/29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756762 | 217567620 | 样本书库/1121190402/ [索取号:Z228/291] | 在馆 | |
2 | 1756763 | 217567639 | 新区/1060330602/ [索取号:Z228/291] | 在馆 | |
3 | 1756764 | 217567648 | 新区/1060330602/ [索取号:Z228/29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