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
|
作者: | 张懋镕 主编 ;谷朝旭 著 | |
分册: | 青铜敦卷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
|
页数: | 16,186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76.41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青铜器(考古)--研究--中国--古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50741-9 |
000 | 01168nam0 2200265 450 | |
001 | 1962229851 | |
005 | 20190606083650.84 | |
010 | @a978-7-03-050741-9@b精装@dCNY189.00 | |
035 | @a(A100000NLC)009099530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8556727@c009099530@dNLC01 | |
100 | @a20170711d2016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9zhong guo gu dai qing tong qi zheng li yu yan jiu@i青铜敦卷@b专著@f张懋镕主编@g谷朝旭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6 | |
215 | @a16,186页@c图@d26cm | |
300 | @a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 |
330 | @a青铜敦类器,出现于春秋中叶,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继簋之后成为先秦时期青铜礼器组合中粢盛器的主流。本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敦为主要研究资料,适当参考部分时代明确的传世器,论述了青铜敦的定名与形制、类型学、功用、分期演变、组合、地域特征、与相关器类的关系及起源与消亡等。 | |
606 | 0 | @a青铜器(考古)@x研究@y中国@z古代 |
690 | @aK876.414@v5 | |
701 | 0 | @a张懋镕@9zhang mao rong@f(1948-)@4主编 |
702 | 0 | @a谷朝旭@9gu zhao xu@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170805 |
905 | @a241250@dK876.414@e40:9 |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敦卷/张懋镕主编/谷朝旭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
16,186页:图;26cm |
陕西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
ISBN 978-7-03-050741-9(精装):CNY189.00 |
青铜敦类器,出现于春秋中叶,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继簋之后成为先秦时期青铜礼器组合中粢盛器的主流。本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敦为主要研究资料,适当参考部分时代明确的传世器,论述了青铜敦的定名与形制、类型学、功用、分期演变、组合、地域特征、与相关器类的关系及起源与消亡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
索取号:K876.414/40: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15999 | 218159999 | 样本书库/1121010207/ [索取号:K876.414/40: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