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生死之间
|
|
作者: | 布拉达坦 著 ;吴万伟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290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哲学史--西方国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117-3499-0 |
000 | 01237nam0 22002651 450 | |
001 | 1931697467 | |
005 | 20190917164927.68 | |
010 | @a978-7-5117-3499-0@dCNY49.00 | |
096 | @aB5@bbld | |
100 | @a2019022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生死之间@9sheng si zhi jian@e哲学家实践理念的故事@dDying for ideas@e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f(美)科斯提卡·布拉达坦著@g吴万伟译@zeng |
210 | @a北京@c中央编译出版社@d2018 | |
215 | @a290页@c图@d21cm | |
330 | @a本书作者打破学科界限,从人物的生命故事切入,通过讲述苏格拉底和海德格尔对信念的坚持,勒内·吉拉尔和帕索里尼的自我塑造,讲述波伊提乌斯的修辞,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蒙田的生活艺术,以及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来阐释非哲学因素为何能在塑造哲学史以及在哲学观念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
510 | 1 | @aDying for ideas@e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zeng |
517 | 1 | @a哲学家实践理念的故事@9zhe xue jia shi jian li nian de gu shi |
606 | 0 | @a哲学史@x西方国家 |
690 | @aB5@v5 | |
701 | 0 | @c(美)@a布拉达坦@9bu la da tan@c(Bradatan, Costica)@4著 |
702 | 0 | @a吴万伟@9wu wan wei@4译 |
801 | 0 | @aCN@b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c20190917 |
905 | @a241250@dB5@e119 | |
生死之间:哲学家实践理念的故事=Dying for ideas: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美)科斯提卡·布拉达坦著/吴万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 |
290页:图;21cm |
ISBN 978-7-5117-3499-0:CNY49.00 |
本书作者打破学科界限,从人物的生命故事切入,通过讲述苏格拉底和海德格尔对信念的坚持,勒内·吉拉尔和帕索里尼的自我塑造,讲述波伊提乌斯的修辞,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蒙田的生活艺术,以及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来阐释非哲学因素为何能在塑造哲学史以及在哲学观念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生死之间
索取号:B5/11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22314 | 218223143 | 样本书库/1120050101/ [索取号:B5/119] | 在馆 | |
2 | 1822315 | 218223152 | 新区/1060100505/ [索取号:B5/119] | 在馆 | |
3 | 1822316 | 218223161 | 新区/1060100505/ [索取号:B5/11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