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技术
|
|
作者: | 刘衍聪 , 伊鹏 , 石永军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172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G174.44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激光熔覆--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56774-1 |
000 | 01939nam0 2200277 450 | |
001 | 1963591159 | |
005 | 20190928174031.91 | |
010 | @a978-7-03-056774-1@dCNY98.00 | |
100 | @a20180711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技术@9ji guang rong fu xiu fu zai zhi zao ji shu@dRepair nd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laser cladding@f刘衍聪,伊鹏,石永军著@zeng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8 | |
215 | @a172页@c图@d24cm | |
300 | @a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 | |
330 | @a本著作针对铸件表面易出现裂纹缺陷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问题,分析激光、基体和修复粉末的相互作用,研究其热流传递规律,明确修复区各组成相间的耦合热响应机理,建立灰铸铁基体表面的激光热修复全过程数值模型。为实现灰铸铁表面的裂纹缺陷修复,设计激光热修复方法及工艺,确定可用于修复的合金粉末种类,通过实验研究修复区与基体的冶金结合状态,明确灰铸铁基体的显微组织特性及转变规律。对修复区开裂和裂纹扩展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修复区的阻裂过程模型,揭示了其阻裂机制,发现激光热修复在保持灰铸铁基体原有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分析石墨尖端的热应力集中和热变形特性,给出其与熔区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为判据建立石墨相形态优劣的评价机制;针对目前激光热加工领域中预热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柔性、可控的激光局部自预热策略,研究不同预热参数对热修复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配套工艺措施,该预热技术完善激光热修复工艺体系,为提高表面修复质量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技术手段。本项目通过以上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大功率激光作用下灰铸铁材料的各相非线性热力耦合理论,对于提高灰铸铁件修复质量和效率、促进装备再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333 | @a激光熔覆技术研究人员 | |
510 | 1 | @aRepair nd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laser cladding@zeng |
606 | 0 | @a激光熔覆@x研究 |
690 | @aTG174.445@v5 | |
701 | 0 | @a刘衍聪@9liu yan cong@4著 |
701 | 0 | @a伊鹏@9yi peng@4著 |
701 | 0 | @a石永军@9shi yong jun@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180711 |
905 | @a241250@dTG174.445@e2 | |
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技术=Repair ndre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laser cladding/刘衍聪,伊鹏,石永军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
172页:图;24cm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使用对象:激光熔覆技术研究人员 |
ISBN 978-7-03-056774-1:CNY98.00 |
本著作针对铸件表面易出现裂纹缺陷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问题,分析激光、基体和修复粉末的相互作用,研究其热流传递规律,明确修复区各组成相间的耦合热响应机理,建立灰铸铁基体表面的激光热修复全过程数值模型。为实现灰铸铁表面的裂纹缺陷修复,设计激光热修复方法及工艺,确定可用于修复的合金粉末种类,通过实验研究修复区与基体的冶金结合状态,明确灰铸铁基体的显微组织特性及转变规律。对修复区开裂和裂纹扩展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修复区的阻裂过程模型,揭示了其阻裂机制,发现激光热修复在保持灰铸铁基体原有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分析石墨尖端的热应力集中和热变形特性,给出其与熔区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映射关系,并以此为判据建立石墨相形态优劣的评价机制;针对目前激光热加工领域中预热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柔性、可控的激光局部自预热策略,研究不同预热参数对热修复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配套工艺措施,该预热技术完善激光热修复工艺体系,为提高表面修复质量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技术手段。本项目通过以上研究,将进一步拓展大功率激光作用下灰铸铁材料的各相非线性热力耦合理论,对于提高灰铸铁件修复质量和效率、促进装备再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激光熔覆修复再制造技术
索取号:TG174.44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4055 | 218340551 | 样本书库/4110430503/ [索取号:TG174.445/2] | 在馆 | |
2 | 1834056 | 218340560 | 理科库/3110920206/ [索取号:TG174.445/2] | 在馆 | |
3 | 1834057 | 218340579 | 理科库/3110920206/ [索取号:TG174.445/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