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
|
作者: | 梁启超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朝华出版社 2019.01 |
|
页数: | 254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0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054-4349-5 |
000 | 01056oam2 2200265 450 | |
001 | 1977092420 | |
005 | 20191010193957.88 | |
010 | @a978-7-5054-4349-5@b精装@dCNY68.00 | |
100 | @a20190111e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9zhong guo li shi yan jiu fa bu bian@f梁启超著 |
205 | @a[影印本] | |
210 | @a北京@c朝华出版社@d2019.01 | |
215 | @a254页@c图@d22cm | |
225 | 2 | @a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
330 | @a本书分绪论、总论、分论三部分,总论共分三章,分别为“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五种专史概论”;分论包含“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以旧史学为基础,结合西方史学理论,偏重研究专史的做法,做传的具体方法,比起《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论问题更加微观、细致、具体,附加理论的完善升华,形成了梁氏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 | |
333 | @a中国历史研究者 | |
461 | 0 | @12001 @a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
606 | 0 | @a中国历史@x研究方法 |
690 | @aK207@v5 | |
701 | 0 | @a梁启超@9liang qi chao@4著 |
801 | 0 | @aCN@bLNBF@c20190111 |
905 | @a241250@dK207@e1J:2 | |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著.-[影印本].-北京:朝华出版社,2019.01 |
254页:图;22cm.-(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
使用对象:中国历史研究者 |
ISBN 978-7-5054-4349-5(精装):CNY68.00 |
本书分绪论、总论、分论三部分,总论共分三章,分别为“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五种专史概论”;分论包含“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以旧史学为基础,结合西方史学理论,偏重研究专史的做法,做传的具体方法,比起《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论问题更加微观、细致、具体,附加理论的完善升华,形成了梁氏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索取号:K207/1J: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5645 | 218356455 | 样本书库/1120880306/ [索取号:K207/1J:2] | 在馆 | |
2 | 1835646 | 218356464 | 新区/4060060403/ [索取号:K207/1J:2] | 在馆 | |
3 | 1835647 | 218356473 | 新区/4060060403/ [索取号:K207/1J: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