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
|
|
作者: | 米歇尔 , 汉森 主编 ;肖腊梅 , 胡晓华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01 |
|
页数: | 292页 | |
开本: | 27cm | |
丛书名: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206.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传播媒介--术语--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5-21167-6 |
000 | 01318oam2 2200313 450 | |
001 | 1947661754 | |
005 | 20191011131500.89 | |
010 | @a978-7-305-21167-6@b精装@dCNY75.00 | |
100 | @a20190524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a z 001yy | |
200 | 1 | @a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9mei jie yan jiu pi ping shu yu ji@f(美)W. J. T.米歇尔,(美)马克·B. N.汉森主编@g肖腊梅,胡晓华译 |
210 | @a南京@c南京大学出版社@d2019.01 | |
215 | @a292页@c图,照片@d27cm | |
225 | 2 | @a当代学术棱镜译丛@i媒介文化系列 |
312 | @a封面英文题名:Critical terms for media studies | |
330 | @a本书以媒介研究的三大方法为前提,分为几大板块:开头部分通过审美来讨论媒介问题,中间部分从技术出发,焦点是媒介的机械层面,以及革新创造如何改变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最后的讨论与社会有关,强调媒介在实现交流和集体关系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 |
333 | @a媒介研究人员 | |
462 | 0 | @12001 @a当代学术棱镜译丛@i媒介文化系列 |
510 | 1 | @aCritical terms for media studies@zeng |
606 | 0 | @a传播媒介@x术语@x研究 |
690 | @aG206.2@v5 | |
701 | 0 | @c(美)@a米歇尔@9mi xie er@c(Mitchell, W.J.T.)@4主编 |
701 | 0 | @c(美)@a汉森@9han sen@c(Hansen, Mark B.N.)@4主编 |
702 | 0 | @a肖腊梅@9xiao la mei@4译 |
702 | 0 | @a胡晓华@9hu xiao hua@4译 |
801 | 0 | @aCN@bLNBF@c20190524 |
905 | @a241250@dG206.2@e344 | |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美)W. J. T.米歇尔,(美)马克·B. N.汉森主编/肖腊梅,胡晓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01 |
292页:图,照片;27cm.-(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媒介文化系列) |
使用对象:媒介研究人员 |
ISBN 978-7-305-21167-6(精装):CNY75.00 |
本书以媒介研究的三大方法为前提,分为几大板块:开头部分通过审美来讨论媒介问题,中间部分从技术出发,焦点是媒介的机械层面,以及革新创造如何改变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最后的讨论与社会有关,强调媒介在实现交流和集体关系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
索取号:G206.2/34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7178 | 218371786 | 样本书库/1120240204/ [索取号:G206.2/344] | 在馆 | |
2 | 1837179 | 218371795 | 新区/5060570503/ [索取号:G206.2/344] | 在馆 | |
3 | 1837180 | 218371802 | 密集书库2/5060570504/ [索取号:G206.2/344] | 在馆 |
密集库流水号:243873 密集库架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