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面对死亡的人
|
|
作者: | 阿里耶斯 著 ;吴泓缈 , 冯悦 译 | |
分册: | 上册 卧像的时代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03 |
|
页数: | 414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08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死亡--文化史--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6791-8 |
000 | 01425oam2 2200325 450 | |
001 | 1959408127 | |
005 | 20191011163203.92 | |
010 | @a978-7-100-16791-8@dCNY45.00 | |
100 | @a20190604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fre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k z 000yy | |
200 | 1 | @a面对死亡的人@9mian dui si wang de ren@h上册@i卧像的时代@f(法)菲利普·阿里耶斯著@g吴泓缈,冯悦译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9.03 | |
215 | @a414页@d21cm | |
225 | 2 | @a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305 | @a中译本根据法国色伊出版社1977年版译出 | |
308 | @a丛书第十六辑 | |
312 | @a书内法文题名:L' homme devant la mort Ⅰ le temps des gisants | |
330 | @a本书为法国历史学家阿里耶斯的这一著作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全面且事无巨细地介绍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并对其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上卷标题为“卧像的时代”,共分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5-18世纪人们对于死亡的屈从态度,墓葬之地(教堂中的圣墓及公墓),临终时刻、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墓葬及墓碑形式,雕像形式,灵魂等。 | |
333 | @a一般读者 | |
461 | 0 | @12001 @a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510 | 1 | @aL' homme devant la mort@hⅠ@iLe temps des gisants@zfre |
606 | 0 | @a死亡@x文化史@x研究 |
690 | @aB086@v5 | |
701 | 0 | @c(法)@a阿里耶斯@9a li ye si@c(Aries,Philippe)@4著 |
702 | 0 | @a吴泓缈@9wu hong miao@4译 |
702 | 0 | @a冯悦@9feng yue@4译 |
801 | 0 | @aCN@bLNBF@c20190604 |
905 | @a241250@dB086@e23A:1 | |
面对死亡的人.上册.卧像的时代/(法)菲利普·阿里耶斯著/吴泓缈,冯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3 |
414页;21cm.-(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使用对象:一般读者 |
ISBN 978-7-100-16791-8:CNY45.00 |
本书为法国历史学家阿里耶斯的这一著作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全面且事无巨细地介绍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并对其变化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上卷标题为“卧像的时代”,共分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5-18世纪人们对于死亡的屈从态度,墓葬之地(教堂中的圣墓及公墓),临终时刻、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墓葬及墓碑形式,雕像形式,灵魂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面对死亡的人
索取号:B086/23A: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7574 | 218375746 | 样本书库/1120020404/ [索取号:B086/23A:1] | 在馆 | |
2 | 1837575 | 218375755 | 新区/1060030306/ [索取号:B086/23A:1] | 在馆 | |
3 | 1837576 | 218375764 | 新区/1060030306/ [索取号:B086/23A: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