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
|
作者: | 姚小鸥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05 |
|
页数: | 15,342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22 , K892.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礼乐--研究--中国--先秦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7104-5 |
000 | 01163nam0 2200253 450 | |
001 | 1966150454 | |
005 | 20191012182254.42 | |
010 | @a978-7-100-17104-5@dCNY80.00 | |
100 | @a20190718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9shi jing san song yu xian qin li yue wen hua de yan bian@f姚小鸥著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9.05 | |
215 | @a15,342页@d23cm | |
330 | @a本书讲述诗的创作和规范应用与周礼的关系如下:一部分诗是应礼的需要而制作,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也是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在礼的规范下应用的,换言之,即是礼的具体实践。可以说,《诗》的形成即礼的成熟。《诗》与礼的特殊关系,使我们拥有了这种用来研究西周礼乐制度的可靠材料。具体的研究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诗经》的自然史——创作与成书过程来探讨周礼的渊源与历史。二是通过对《诗经》文本的阐释来解释周礼的性质、内容与演变。 | |
333 | @a诗歌研究人员,礼乐史研究人员 | |
605 | @a《诗经》@x诗歌研究 | |
606 | 0 | @a礼乐@x研究@y中国@z先秦时代 |
690 | @aI207.222@v5 | |
690 | @aK892.9@v5 | |
701 | 0 | @a姚小鸥@9yao xiao ou@4著 |
801 | 0 | @aCN@bLNBF@c20190718 |
905 | @a241250@dI207.222@e58 | |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姚小鸥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05 |
15,342页;23cm |
使用对象:诗歌研究人员,礼乐史研究人员 |
ISBN 978-7-100-17104-5:CNY80.00 |
本书讲述诗的创作和规范应用与周礼的关系如下:一部分诗是应礼的需要而制作,成为礼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也是在礼的规范下创作,在礼的规范下应用的,换言之,即是礼的具体实践。可以说,《诗》的形成即礼的成熟。《诗》与礼的特殊关系,使我们拥有了这种用来研究西周礼乐制度的可靠材料。具体的研究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诗经》的自然史——创作与成书过程来探讨周礼的渊源与历史。二是通过对《诗经》文本的阐释来解释周礼的性质、内容与演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
索取号:I207.222/5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38874 | 218388741 | 样本书库/1120390604/ [索取号:I207.222/58] | 在馆 | |
2 | 1838875 | 218388750 | 新区/3060130201/ [索取号:I207.222/58] | 在馆 | |
3 | 1838876 | 218388769 | 新区/3060130201/ [索取号:I207.222/5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