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锂电池科学与技术
|
|
作者: | 朱利恩 著 ;刘兴江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415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M91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锂电池--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22-31107-8 |
000 | 01518nam0 2200289 450 | |
001 | 1934870951 | |
005 | 20191014094157.15 | |
010 | @a978-7-122-31107-8@b精装@dCNY15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08961837@c3335859 | |
100 | @a20180408d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锂电池科学与技术@9li dian chi ke xue yu ji shu@b专著@dLithium batter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f(法)克里斯汀·朱利恩(Christian Julien)[等]著@g刘兴江等译@zeng |
210 | @a北京@c化学工业出版社@d2018 | |
215 | @a415页@c图@d26cm | |
304 | @a著者还有:(法)艾伦·玛格(Alain Mauger)、(加)阿肖克·维志(Ashok Vijh)、(加)卡里姆·扎赫伯(Karim Zaghib) | |
305 | @a由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授权出版 | |
330 | @a本书总结了锂电池基础理论、关键材料、电池技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各种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工艺进行了详尽介绍。全书共分为15章,涉及能量储存和转化的基本要素、锂电池、嵌入原理、刚性能带理论模型应用于锂嵌入化合物的可靠性、二维正极材料、单元素离子的三维框架正极材料、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氟代聚阴离子化合物、无序化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电池电解质与隔膜、储能纳米技术、试验技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技术等内容。 | |
510 | 1 | @aLithium batter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zeng |
606 | 0 | @a锂电池@x研究 |
690 | @aTM911@v5 | |
701 | 0 | @c(法)@a朱利恩@9zhu li en@c(Julien, Christian)@4著 |
702 | 0 | @a刘兴江@9liu xing jiang@4译 |
801 | 2 | @aCN@bOLCC @c20180903 |
801 | 0 | @aCN@bzjlib@c20180426 |
905 | @a241250@dTM911@e16 | |
锂电池科学与技术=Lithium batter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法)克里斯汀·朱利恩(Christian Julien)[等]著/刘兴江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
415页:图;26cm |
ISBN 978-7-122-31107-8(精装):CNY158.00 |
本书总结了锂电池基础理论、关键材料、电池技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各种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工艺进行了详尽介绍。全书共分为15章,涉及能量储存和转化的基本要素、锂电池、嵌入原理、刚性能带理论模型应用于锂嵌入化合物的可靠性、二维正极材料、单元素离子的三维框架正极材料、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氟代聚阴离子化合物、无序化合物、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电池电解质与隔膜、储能纳米技术、试验技术、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锂离子电池技术等内容。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锂电池科学与技术
索取号:TM911/1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58851 | 218588516 | 样本书库/4110470201/ [索取号:TM911/1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