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颜色与祭祀
|
|
作者: | 汪涛 著 ;郅晓娜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09 |
|
页数: | 299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20.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颜色--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25-8976-0 |
000 | 01282oam2 2200277 450 | |
001 | 1972839894 | |
005 | 20191014201432.56 | |
010 | @a978-7-5325-8976-0@b精装@dCNY58.00 | |
100 | @a20181221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b z 000yy | |
200 | 1 | @a颜色与祭祀@9yan se yu ji si@e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f(英)汪涛著@g郅晓娜译 |
210 |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18.09 | |
215 | @a299页@c图,地图@d22cm | |
225 | 2 | @a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330 | @a本书有两大研究任务,其一为研究晚商(前1300-前1046)甲骨刻辞中出现的颜色词,以及商代潜在的颜色分类体系;其二为分析颜色词在商代祭祀卜辞中的使用情况,并探究它们在特定文化体系中的涵义。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用了多元研究法,不仅吸收了汉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且吸收了语言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该书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思想的倾向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为以后颜色象征涵义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
333 | @a文化史研究者 | |
461 | 0 | @12001 @a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517 | 1 | @a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9zhong guo gu dai wen hua zhong yan se han yi tan you |
606 | 0 | @a颜色@x文化史@x研究@y中国@z古代 |
690 | @aK220.3@v5 | |
701 | 0 | @c(英)@a汪涛@9wang tao@4著 |
702 | 0 | @a郅晓娜@9zhi xiao na@4译 |
801 | 0 | @aCN@bLNBF@c20181221 |
905 | @a241250@dK220.3@e20A | |
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英)汪涛著/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09 |
299页:图,地图;22cm.-(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
使用对象:文化史研究者 |
ISBN 978-7-5325-8976-0(精装):CNY58.00 |
本书有两大研究任务,其一为研究晚商(前1300-前1046)甲骨刻辞中出现的颜色词,以及商代潜在的颜色分类体系;其二为分析颜色词在商代祭祀卜辞中的使用情况,并探究它们在特定文化体系中的涵义。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用了多元研究法,不仅吸收了汉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且吸收了语言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该书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思想的倾向性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为以后颜色象征涵义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颜色与祭祀
索取号:K220.3/20A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41044 | 218410440 | 样本书库/1120890102/ [索取号:K220.3/20A] | 在馆 | |
2 | 1841045 | 218410459 | 新区/4060080104/ [索取号:K220.3/20A] | 在馆 | |
3 | 1841046 | 218410468 | 新区/4060080104/ [索取号:K220.3/20A]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