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
|
|
作者: | 陈波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12 |
|
页数: | 23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荆楚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G127.63 , K296.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地方文化--文化传播--研究--湖北 , 中国--地方史 , 中国--地方志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7-20290-0 |
000 | 01478oam2 2200313 450 | |
001 | 1975504405 | |
005 | 20191019205905.97 | |
010 | @a978-7-307-20290-0@dCNY48.00 | |
100 | @a20190123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20000 | |
105 | @aabk z 000yy | |
200 | 1 | @a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9jing chu wen hua de ke shi hua chuan bo yu jia zhi tuo zhan@f陈波[等]著 |
210 | @a武汉@c武汉大学出版社@d2018.12 | |
215 | @a239页@c图,地图@d24cm | |
225 | 2 | @a荆楚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丛书 |
300 | @a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少数民族及特色文化保护与展示技术应用示范(2015BAK03B00)”暨“荆州大遗址楚文化数字化保护及传播技术集成示范(2015BAK03B04)”研究成果 | |
304 | @a著者还有:张卓、王少华、陈波、王文德、秦静静 | |
330 | @a本书分析总结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渠道,并对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事项如何进行开发和对全球范围内优秀古文明如何进行传播进行案例性研究,探讨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然后从影视作品、数字媒体、博物馆展出等方面对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荆楚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模式与路径。 | |
333 | @a地方文化研究人员 | |
461 | 0 | @12001 @a荆楚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丛书 |
606 | 0 | @a地方文化@x文化传播@x研究@y湖北 |
606 | 0 | @a中国@x地方史 |
606 | 0 | @a中国@x地方志 |
690 | @aG127.63@v5 | |
690 | @aK296.3@v4 | |
701 | 0 | @a陈波@9chen bo@4著 |
801 | 0 | @aCN@bLNBF@c20190123 |
905 | @a241250@dK296.3@e11 | |
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陈波[等]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12 |
239页:图,地图;24cm.-(荆楚文化符号提炼与传播丛书)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少数民族及特色文化保护与展示技术应用示范(2015BAK03B00)”暨“荆州大遗址楚文化数字化保护及传播技术集成示范(2015BAK03B04)”研究成果.-使用对象:地方文化研究人员 |
ISBN 978-7-307-20290-0:CNY48.00 |
本书分析总结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渠道,并对著名的历史文化资源事项如何进行开发和对全球范围内优秀古文明如何进行传播进行案例性研究,探讨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然后从影视作品、数字媒体、博物馆展出等方面对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荆楚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模式与路径。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与价值拓展
索取号:K296.3/1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43448 | 218434488 | 样本书库/1120930105/ [索取号:K296.3/11] | 在馆 | |
2 | 1843449 | 218434497 | 新区/4060200502/ [索取号:K296.3/11] | 在馆 | |
3 | 1843450 | 218434503 | 新区/4060200502/ [索取号:K296.3/1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