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
|
|
作者: | 赵宋光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9.07 |
|
页数: | 34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607.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民族音乐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23-1826-5 |
000 | 01176nam0 2200241 450 | |
001 | 1956231689 | |
005 | 20191108153722.39 | |
010 | @a978-7-5523-1826-5@dCNY85.00 | |
100 | @a20190802d2019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g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Azhong guo min zu yin yue xing tai yan jiu yu chan shi@b专著@f赵宋光著 |
210 | @a上海@c上海音乐出版社@d2019.07 | |
215 | @a349页@d24cm | |
300 | @a本书由星海音乐学院资助出版 | |
330 | @a本书是赵宋光先生历时多年对中国民族音乐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汇聚而成的学术著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内容分为四大板块:第一篇,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第二篇,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第三篇,《淮南鸿烈·天文训》——大数到约数的跃迁奥秘;第四篇,关于旋宫弹奏练习的说明。其中,每个板块又包含若干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对民间旋律习用的调式体系、民间旋律调式对和声功能的诉求、古籍中蕴藏的律学超前思维、协变可动互补理念等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阐释与探究。 | |
333 | @a民族音乐研究人员 | |
606 | 0 | @a民族音乐研究@y中国 |
690 | @aJ607.2@v5 | |
701 | 0 | @a赵宋光@Azhao song guang@f(1931-)@4著 |
801 | 0 | @aCN@bMG@c20191107 |
905 | @a241250@dJ607.2@e66 | |
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赵宋光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07 |
349页;24cm |
本书由星海音乐学院资助出版.-使用对象:民族音乐研究人员 |
ISBN 978-7-5523-1826-5:CNY85.00 |
本书是赵宋光先生历时多年对中国民族音乐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汇聚而成的学术著作。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内容分为四大板块:第一篇,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第二篇,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第三篇,《淮南鸿烈·天文训》——大数到约数的跃迁奥秘;第四篇,关于旋宫弹奏练习的说明。其中,每个板块又包含若干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主要对民间旋律习用的调式体系、民间旋律调式对和声功能的诉求、古籍中蕴藏的律学超前思维、协变可动互补理念等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阐释与探究。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
索取号:J607.2/6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61890 | 218618903 | 样本书库/1120830405/ [索取号:J607.2/66] | 在馆 | |
2 | 1861891 | 218618912 | 新区/5060430503/ [索取号:J607.2/66] | 在馆 | |
3 | 1861892 | 218618921 | 新区/5060440101/ [索取号:J607.2/66]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3.04.28 借出人:李吏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