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赔钱减刑”价值研究
|
|
作者: | 付小容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06 |
|
页数: | 174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14.10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减刑--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19412-7 |
000 | 01476oam2 2200265 450 | |
001 | 1939722421 | |
005 | 20191118093952.31 | |
010 | @a978-7-01-019412-7@dCNY42.00 | |
100 | @a2018091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赔钱减刑”价值研究@A“pei qian jian xing”jia zhi yan jiu@f付小容著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8.06 | |
215 | @a174页@d24cm | |
225 | 2 | @a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赔钱减刑’的根据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820014)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赔钱减刑’的制度设计研究” (项目批准号:SWU1709611)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刑事法学基础理论重塑与应用研究——对刑事司法实践重大疑难问题的回应”(项目批准号:SWU1709126) | |
330 | @a本书立足“赔钱减刑”司法实践,直面实践引发的理论争议和社会批评,探寻“赔钱减刑”实践背后蕴含的法理根据,揭示“赔钱减刑”的积极价值,以实现为“赔钱减刑”正名之目的。通过对“赔钱减刑”先天弊病和价值冲突的客观揭示,细数可能招致的现实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风险防范对策。其中一并探讨民事措施应否以及如何渗入刑事惩罚,惩罚性司法与恢复性司法应以何种方式融贯一体等理论问题。 | |
333 | @a减刑研究人员 | |
461 | 0 | @12001 @a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
606 | 0 | @a减刑@x研究 |
690 | @aD914.104@v5 | |
701 | 0 | @a付小容@Afu xiao rong@f(1977-)@4著 |
801 | 0 | @aCN@bMG@c20191107 |
905 | @a241250@dD914.104@e3 | |
“赔钱减刑”价值研究/付小容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06 |
174页;24cm.-(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系列)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赔钱减刑’的根据研究”(项目批准号:15YJC820014)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赔钱减刑’的制度设计研究” (项目批准号:SWU1709611)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刑事法学基础理论重塑与应用研究——对刑事司法实践重大疑难问题的回应”(项目批准号:SWU1709126).-使用对象:减刑研究人员 |
ISBN 978-7-01-019412-7:CNY42.00 |
本书立足“赔钱减刑”司法实践,直面实践引发的理论争议和社会批评,探寻“赔钱减刑”实践背后蕴含的法理根据,揭示“赔钱减刑”的积极价值,以实现为“赔钱减刑”正名之目的。通过对“赔钱减刑”先天弊病和价值冲突的客观揭示,细数可能招致的现实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风险防范对策。其中一并探讨民事措施应否以及如何渗入刑事惩罚,惩罚性司法与恢复性司法应以何种方式融贯一体等理论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赔钱减刑"价值研究
索取号:D914.104/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65509 | 218655097 | 样本书库/1121190205/ [索取号:D914.104/3] | 在馆 | |
2 | 1865510 | 218655104 | 新区/2060420202/ [索取号:D914.104/3] | 在馆 | |
3 | 1865511 | 218655113 | 新区/2060420202/ [索取号:D914.104/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