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
|
作者: | 彭林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05 |
|
页数: | 331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人文大讲堂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92.9 , K20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礼乐--文化研究--中国 , 中华文化--文化精神--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22847-1 |
000 | 01314oam2 2200289 450 | |
001 | 1961060139 | |
005 | 20191119090838.19 | |
010 | @a978-7-300-22847-1@dCNY49.00 | |
100 | @a20160629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z 000yy | |
200 | 1 | @a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Ali yue wen ming yu zhong guo wen hua jing shen@e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f彭林著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16.05 | |
215 | @a331页@c图@d21cm | |
225 | 2 | @a人文大讲堂 |
330 | @a21世纪东西方文化博弈的实质,说到底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向人类社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要想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本位文化,了解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礼”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本书既有对礼学“学理”(礼学的渊源与理论体系)、“要则”(贯穿于各种礼仪中的主要法则)、“常礼”(民生日用中常见的礼仪)的阐述,又有对现实生活的针砭,深入浅出,情文并茂,读后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 |
333 | @a文化精神相关研究人员 | |
461 | 0 | @12001 @a人文大讲堂 |
517 | 1 | @a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Apeng lin jiao shou dong nan da xue jiang yan lu |
606 | 0 | @a礼乐@x文化研究@y中国 |
606 | 0 | @a中华文化@x文化精神@x研究 |
690 | @aK892.9@v5 | |
690 | @aK203@v5 | |
701 | 0 | @a彭林@Apeng lin@4著 |
801 | 0 | @aCN@bMG@c20191107 |
905 | @a241250@dK892.9@e72 | |
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彭林教授东南大学讲演录/彭林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5 |
331页:图;21cm.-(人文大讲堂) |
使用对象:文化精神相关研究人员 |
ISBN 978-7-300-22847-1:CNY49.00 |
21世纪东西方文化博弈的实质,说到底是中华民族能不能向人类社会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要想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本位文化,了解作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礼”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本书既有对礼学“学理”(礼学的渊源与理论体系)、“要则”(贯穿于各种礼仪中的主要法则)、“常礼”(民生日用中常见的礼仪)的阐述,又有对现实生活的针砭,深入浅出,情文并茂,读后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
索取号:K892.9/7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68168 | 218681683 | 样本书库/1121000206/ [索取号:K892.9/72] | 在馆 | |
2 | 1868169 | 218681692 | 新区/4060520104/ [索取号:K892.9/72] | 在馆 | |
3 | 1868170 | 218681709 | 新区/4060520104/ [索取号:K892.9/7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