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七发
|
|
作者: | 田晓菲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295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大家读大家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文学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47-7765-0 |
000 | 01323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049867129 | |
005 | 20201006135132.65 | |
010 | @a978-7-5447-7765-0@b精装@dCNY46.00 | |
049 | @aA320000JSL@bUCS01009759359@c009759359 | |
100 | @a20190806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七发@9qi fa@b专著@f(美)田晓菲著 |
210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19 | |
215 | @a295页@d21cm | |
225 | 1 | @a大家读大家@h第二辑@f丁帆,王尧主编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助项目”资助 | |
314 | @a田晓菲,毕业于北京大学东亚系,1991年获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古典文学。 | |
330 | @a本书由田晓菲论文学的七篇文章组成;前四篇分别对陶渊明、谢灵运、萧纲和庾信四位东晋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诠释,展现了东晋南朝时代的文学和文化风尚;之后两篇从细节入手,对《牡丹亭》和《金瓶梅》这两部经典名著展开了分析,解读了传统文化中田与园的张力,以及留白的文学技巧;最后一篇来到现代,与读者分享了阅读郁达夫文学作品的心得。 | |
606 | 0 | @a中国文学@x文学研究 |
690 | @aI206@v5 | |
701 | 0 | @a田晓菲@9tian xiao fei@f(1971-)@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191211 |
801 | 2 | @aCN@bA320000JSL@c20191018 |
801 | 0 | @aCN@bNJLIB@c20191017 |
905 | @a241250@dI206@e317 | |
七发/(美)田晓菲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
295页;21cm.-(大家读大家.第二辑/丁帆,王尧主编)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助项目”资助 |
ISBN 978-7-5447-7765-0(精装):CNY46.00 |
本书由田晓菲论文学的七篇文章组成;前四篇分别对陶渊明、谢灵运、萧纲和庾信四位东晋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诠释,展现了东晋南朝时代的文学和文化风尚;之后两篇从细节入手,对《牡丹亭》和《金瓶梅》这两部经典名著展开了分析,解读了传统文化中田与园的张力,以及留白的文学技巧;最后一篇来到现代,与读者分享了阅读郁达夫文学作品的心得。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七发
索取号:I206/31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71295 | 218712953 | 样本书库/1121230407/ [索取号:I206/317] | 在馆 | |
2 | 1871296 | 218712962 | 新区/3060080406/ [索取号:I206/317] | 在馆 | |
3 | 1871297 | 218712971 | 新区/3060080406/ [索取号:I206/31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