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书谱研究
|
|
作者: | 张存良,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315页, [24] 页图版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292.112.4 , J292.2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书法理论--shu fa li lun--中国--唐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325-9627-0 |
000 | 01447nam0 2200313 450 | |
001 | 2057975349 | |
005 | 20201009091031.34 | |
010 | @a978-7-5325-9627-0@dCNY128.00 | |
035 | @aCAL 012020262161 | |
099 | @aCAL 012020262161 | |
100 | @a20200722d2020 ek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fh a 000yy | |
200 | 1 | @a书谱研究@Ashu pu yan jiu@f张存良著 |
210 | @a上海@c上海古籍出版社@d2020 | |
215 | @a315页, [24] 页图版@c图 (部分彩图), 摹真@d24cm | |
300 | @a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伏俊连主编 西华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 |
314 | @a张存良, 历史学博士。曾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甘肃简牍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 |
320 | @a有书目 (第306-308页) | |
330 | @a本书是研究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书谱》的专著, 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研究部分, 论述了《书谱》在书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 考辨作者生平、《书谱》名实、《书谱》墨迹及其刻本流传情况, 分析了《书谱》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重点讨论《书谱》书学思想, 从撰述要旨、书法本体论、创作论、风格论、批评论、书家修养论、书法美学论等多方面进行论证。下编《书谱》笺注, 广征博引, 言之有据。 | |
605 | @a书谱@Ashu pu@x研究 | |
606 | 0 | @a书法理论@Ashu fa li lun@y中国@z唐代 |
690 | @aJ292.112.4@v5 | |
690 | @aJ292.24@v5 | |
701 | 0 | @a张存良,@Azhang cun liang@f1969-@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00722 |
905 | @a241250@dJ292.112.4@e39 | |
921 | @aBMQZ@bRTBOOK | |
书谱研究/张存良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
315页, [24] 页图版:图 (部分彩图), 摹真;24cm |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伏俊连主编 西华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
ISBN 978-7-5325-9627-0:CNY128.00 |
本书是研究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书谱》的专著, 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研究部分, 论述了《书谱》在书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 考辨作者生平、《书谱》名实、《书谱》墨迹及其刻本流传情况, 分析了《书谱》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重点讨论《书谱》书学思想, 从撰述要旨、书法本体论、创作论、风格论、批评论、书家修养论、书法美学论等多方面进行论证。下编《书谱》笺注, 广征博引, 言之有据。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书谱研究
索取号:J292.112.4/3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74530 | 218745302 | 样本书库/1121240303/ [索取号:J292.112.4/39] | 在馆 | |
2 | 1874531 | 218745311 | 新区/5060270101/ [索取号:J292.112.4/39] | 在馆 | |
3 | 1874532 | 218745320 | 新区/5060270101/ [索取号:J292.112.4/3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