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李白生平研究匡补
|
|
作者: | 杨栩生 , 沈曙东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382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李白文史系列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825.6=42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90-3281-9 |
000 | 01167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025712563 | |
005 | 20201009073440.17 | |
010 | @a978-7-5690-3281-9@dCNY78.00 | |
035 | @a(A100000NLC)010668562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0064955@c010668562@dNLC01 | |
100 | @a20200520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510000 | |
105 | @ay z 000yd | |
200 | 1 | @a李白生平研究匡补@9li bai sheng ping yan jiu kuang bu@b专著@f杨栩生,沈曙东著 |
205 | @a增订本 | |
210 |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19 | |
215 | @a382页@d24cm | |
225 | 1 | @a李白文史系列丛书 |
330 | @a本书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主要讨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峡的年月、“路中投刺”苏颋的时间地点、由蜀入京之有无,以及《明堂赋》《大猎赋》《蜀道难》是否蜀中之作诸问题。上篇末,篇制了《李白蜀中年表》附于文后。中篇,主要讨论李白首次入京求仕长安的时间、秦中行迹和出京后的短期游踪。下篇,讨论的是李白卒年(一并涉及到生年)问题。 | |
600 | 0 | @a李白@f(701-762)@x人物研究 |
690 | @aK825.6=422@v5 | |
701 | 0 | @a杨栩生@9yang xu sheng@f(1949-)@4著 |
701 | 0 | @a沈曙东@9shen shu dong@f(1979-)@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00922 |
905 | @a241250@dK825.6=422@e5A | |
李白生平研究匡补/杨栩生,沈曙东著.-增订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 |
382页;24cm.-(李白文史系列丛书) |
ISBN 978-7-5690-3281-9:CNY78.00 |
本书由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主要讨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峡的年月、“路中投刺”苏颋的时间地点、由蜀入京之有无,以及《明堂赋》《大猎赋》《蜀道难》是否蜀中之作诸问题。上篇末,篇制了《李白蜀中年表》附于文后。中篇,主要讨论李白首次入京求仕长安的时间、秦中行迹和出京后的短期游踪。下篇,讨论的是李白卒年(一并涉及到生年)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李白生平研究匡补
索取号:K825.6=422/5A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75364 | 218753640 | 样本书库/1121250305/ [索取号:K825.6=422/5A] | 在馆 | |
2 | 1875365 | 218753659 | 新区/4060290403/ [索取号:K825.6=422/5A] | 在馆 | |
3 | 1875366 | 218753668 | 新区/4060290403/ [索取号:K825.6=422/5A]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