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山水·审美·理趣
|
|
作者: | 葛晓音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137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人文书系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山水诗--诗歌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9-14974-6 |
000 | 01285nam2 2200253 450 | |
001 | 2063776195 | |
005 | 20201013174323.41 | |
010 | @a978-7-309-14974-6@dCNY36.00 | |
100 | @a20200928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y z 000gy | |
200 | 1 | @a山水·审美·理趣@9shan shui· shen mei· li qu@f葛晓音著 |
210 | @a上海@c复旦大学出版社@d2020 | |
215 | @a137页@d21cm | |
225 | 2 | @a人文书系 |
314 | @a葛晓音,女,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北大中文系中古典文学硕士学位后留系任教。1989年起任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 |
330 | @a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山水诗就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书以东晋玄学与山水诗及其审美特征的关系为主线,由葛晓音老师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五篇论文构成,主要考察了玄学中三方面的理念对山水诗的影响。作者意在表达,了解玄学理念与山水诗意境的关系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蕴的理解,更重要的点在于从这一特殊角度理解中国文人精神重视自然的特质。 | |
461 | 0 | @12001 @a人文书系 |
606 | 0 | @a山水诗@x诗歌研究@y中国 |
690 | @aI207.2@v5 | |
701 | 0 | @a葛晓音@9ge xiao yin@f(1946-)@4著 |
801 | 0 | @aCN@b91MARC@c20200928 |
905 | @a241250@dI207.2@e197 | |
山水·审美·理趣/葛晓音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
137页;21cm.-(人文书系) |
ISBN 978-7-309-14974-6:CNY36.00 |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山水诗就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书以东晋玄学与山水诗及其审美特征的关系为主线,由葛晓音老师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五篇论文构成,主要考察了玄学中三方面的理念对山水诗的影响。作者意在表达,了解玄学理念与山水诗意境的关系的目的不仅在于加深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蕴的理解,更重要的点在于从这一特殊角度理解中国文人精神重视自然的特质。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山水·审美·理趣
索取号:I207.2/19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47940 | 218479402 | 样本书库/1121240204/ [索取号:I207.2/197] | 在馆 | |
2 | 1847941 | 218479411 | 新区/3060110406/ [索取号:I207.2/197] | 在馆 | |
3 | 1847942 | 218479420 | 新区/3060110406/ [索取号:I207.2/19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