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抗战建国与边疆学术
|
|
作者: | 汪洪亮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 |
|
页数: | 339页 | |
开本: | 22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928.1-2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边疆地区--地方史--研究机构--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1-14289-1 |
000 | 01310nam0 2200265 450 | |
001 | 2072303408 | |
005 | 20201017200527.95 | |
010 | @a978-7-101-14289-1@dCNY68.00 | |
049 | @aA500000CQL@bUCS01010111714@c1979503 | |
100 | @a20200925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抗战建国与边疆学术@9kang zhan jian guo yu bian jiang xue shu@b专著@e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f汪洪亮著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20 | |
215 | @a339页@d22cm | |
300 | @a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政研究”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2014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抗战时期华西教会五大学的边疆民族研究”等 | |
300 | @a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 | |
330 | @a本书以华西坝上五校联合办学为中心,系统梳理诸校学人同舟共济的协作历程与同气相求的合作渊源。从时、空、人三个维度,立体呈现抗战时期华西边疆学的学术圈和大后方学术社会的生活图景。 | |
517 | 1 | @a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9hua xi ba jiao hui wu da xue de bian jiang yan jiu |
606 | 0 | @a边疆地区@x地方史@x研究机构@x研究@y中国 |
690 | @aK928.1-242@v5 | |
701 | 0 | @a汪洪亮@9wang hong liang@f(1976-)@4著 |
801 | 0 | @aCN@bCQL@c20200927 |
905 | @a241250@dK928.1-242@e2 | |
抗战建国与边疆学术: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疆研究/汪洪亮著.-北京:中华书局,2020 |
339页;22cm |
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的边政研究”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人类学‘华西学派’的学术体系研究”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2014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抗战时期华西教会五大学的边疆民族研究”等.-近代中国边疆研究书系 |
ISBN 978-7-101-14289-1:CNY68.00 |
本书以华西坝上五校联合办学为中心,系统梳理诸校学人同舟共济的协作历程与同气相求的合作渊源。从时、空、人三个维度,立体呈现抗战时期华西边疆学的学术圈和大后方学术社会的生活图景。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抗战建国与边疆学术
索取号:K928.1-24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48879 | 218488795 | 样本书库/4110760202/ [索取号:K928.1-242/2] | 在馆 | |
2 | 1848880 | 218488802 | 新区/4060520206/ [索取号:K928.1-242/2] | 在馆 | |
3 | 1848881 | 218488811 | 新区/4060520206/ [索取号:K928.1-24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