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5G移动通信
|
|
作者: | 刘光毅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423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5G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N929.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5-50792-1 |
000 | 01501nam0 2200313 450 | |
001 | 2036912498 | |
005 | 20201020101539.69 | |
010 | @a978-7-115-50792-1@dCNY169.00 | |
049 | @aA440000ZSL@bUCS01009637494@c009637494 | |
100 | @a20190718e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200 | 1 | @a5G移动通信@95G yi dong tong xin@b专著@e面向全连接的世界@d5G mobile communication@ea fully connected world@f刘光毅[等]编著@zeng |
210 | @a北京@c人民邮电出版社@d2019@h2019重印 | |
215 | @a423页@c图@d24cm | |
225 | 1 | @a5G丛书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网络强国建设 | |
304 | @a编著者还有:方敏、关皓、李云岗、孙程君 | |
314 | @a刘光毅,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专家、5G项目总监,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技术咨询委员会无线专家组副组长。 | |
330 | @a本书从5G需求与愿景出发,深入揭示了5G产生的背景、频率需求等特性,围绕5G相关的主要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对5G标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围绕5G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多天线的演进、非正交与多址、全双工、编码与链路自适应、网络架构、用户无感知的移动性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5G的关键技术,最后对3.5 GHz 5G样机的设计与外场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 | |
510 | 1 | @a5G mobile communication@ea fully connected world@zeng |
606 | 0 | @a蜂窝式移动通信网@x研究 |
610 | 1 | @a5G |
690 | @aTN929.53@v5 | |
701 | 0 | @a刘光毅@9liu guang yi@4编著 |
801 | 2 | @aCN@bA440000ZSL @c20190718 |
801 | 0 | @aCN@bZSL@c20190718 |
905 | @a241250@dTN929.53@e224 | |
5G移动通信:面向全连接的世界=5G mobile communication:a fully connected world/刘光毅[等]编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2019重印) |
423页:图;24cm.-(5G丛书)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网络强国建设 |
ISBN 978-7-115-50792-1:CNY169.00 |
本书从5G需求与愿景出发,深入揭示了5G产生的背景、频率需求等特性,围绕5G相关的主要标准化组织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对5G标准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围绕5G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多天线的演进、非正交与多址、全双工、编码与链路自适应、网络架构、用户无感知的移动性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5G的关键技术,最后对3.5 GHz 5G样机的设计与外场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5G移动通信
索取号:TN929.53/22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87144 | 218871442 | 样本书库/4110510202/ [索取号:TN929.53/224] | 在馆 | |
2 | 1887145 | 218871451 | 理科库/ [索取号:TN929.53/224] | 在馆 | |
3 | 1887146 | 218871460 | 理科库/ [索取号:TN929.53/22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