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
|
|
作者: | 张祥龙 著 | |
分册: | 第四卷 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 |
|
页数: | 517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大哲学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2.0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儒家--哲学思想--先秦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17901-0 |
000 | 01219nam0 2200253 450 | |
001 | 2078222500 | |
005 | 20201105214422.96 | |
010 | @a978-7-100-17901-0@dCNY90.00 | |
049 | @aA330100HZL@bUCS01009932559@c2005321745 | |
100 | @a20200515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儒家哲学史讲演录@9ru jia zhe xue shi jiang yan lu@h第四卷@i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b专著@f张祥龙著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19 | |
215 | @a517页@d23cm | |
225 | 1 | @a中大哲学文库@h第二辑 |
330 | @a本书是张祥龙先生关于儒家哲学史四次讲座稿的汇总,即:1.《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2.《从〈春秋〉到荀子》;3.《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4.《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在这一系列讲座中,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的方式对从先秦到晚明的儒家哲学发展历程做了系统的重新阐释,既是现象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创造性再阐释,开启了中国古典哲学进入现代哲学话语的新可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 |
517 | 1 | @a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9ru jia xin xue ji qi yi shi yi ju |
606 | 0 | @a儒家@x哲学思想@z先秦时代 |
690 | @aB222.05@v5 | |
701 | 0 | @a张祥龙@9zhang xiang long@f(1949-)@4著 |
801 | 2 | @aCN@bA330100HZL@c20200516 |
905 | @a241250@dB222.05@e207:4 | |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张祥龙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
517页;23cm.-(中大哲学文库.第二辑) |
ISBN 978-7-100-17901-0:CNY90.00 |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关于儒家哲学史四次讲座稿的汇总,即:1.《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2.《从〈春秋〉到荀子》;3.《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4.《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在这一系列讲座中,张祥龙先生以现象学的方式对从先秦到晚明的儒家哲学发展历程做了系统的重新阐释,既是现象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创造性再阐释,开启了中国古典哲学进入现代哲学话语的新可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史意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儒家哲学史讲演录
索取号:B222.05/207: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880572 | 218805728 | 样本书库/1121210503/ [索取号:B222.05/207:4] | 在馆 | |
2 | 1880573 | 218805737 | 新区/1060060305/ [索取号:B222.05/207:4] | 在馆 | |
3 | 1880574 | 218805746 | 新区/1060060305/ [索取号:B222.05/207: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