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中国古代的乞丐
    
 
作者: 岑大利 , 高永建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页数: 219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D691.99
科图分类:
主题词: 乞丐--研究--中国--古代
电子资源:
ISBN: 978-7-100-19364-1
000 01443nam0 2200265 450
001 1311876935
005 20130101031900.69
010    @a978-7-100-19364-1@dCNY38.00
049    @aA350000FJL@bUCS01010474494@c904686512
100    @a20210527d2021 em y0chiy011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 z 000yy
200 1  @a中国古代的乞丐@9zhong guo gu dai de qi gai@b专著@f岑大利,高永建著
210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1
215    @a219页@c图@d21cm
225 1  @a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330    @a我国古代乞丐的历史,几乎与文明社会同时开始。虽然乞丐是社会*底层的贫民,不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重视,很少被载入正史之中,但是在文人墨客的笔记小说、地方志以及民间的传说中却留下了许多关于乞丐的记载。从这些分散的但又宝贵的记载当中,人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纷纭复杂、色彩斑斓的乞丐画面,上至帝王将相、文人才子,下迄平民百姓,都被囊括在这一行乞的画面之中,无一幸免,不由得发人深思。虽然这个社会群体属于社会*底层的贫民,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但是他们却始终活动在每个朝代的各个角落,成为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的乞丐》旨在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这一群体产生的原因,其人员构成、行乞方式、丐帮组织以及历代统治者对乞丐的政策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读者了解这一群体提供某些有意义的借鉴。
606 0  @a乞丐@x研究@y中国@z古代
690    @aD691.99@v5
701  0 @a岑大利@9cen da li@4著
701  0 @a高永建@9gao yong jian@4著
801  2 @aCN@bOLCC @c20210709
801  2 @aCN@bA350000FJL@c20210616
905    @a241250@dD691.99@e2
    
    中国古代的乞丐/岑大利,高永建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219页:图;21cm.-(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ISBN 978-7-100-19364-1:CNY38.00
    我国古代乞丐的历史,几乎与文明社会同时开始。虽然乞丐是社会*底层的贫民,不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重视,很少被载入正史之中,但是在文人墨客的笔记小说、地方志以及民间的传说中却留下了许多关于乞丐的记载。从这些分散的但又宝贵的记载当中,人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纷纭复杂、色彩斑斓的乞丐画面,上至帝王将相、文人才子,下迄平民百姓,都被囊括在这一行乞的画面之中,无一幸免,不由得发人深思。虽然这个社会群体属于社会*底层的贫民,不为统治者所重视,但是他们却始终活动在每个朝代的各个角落,成为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古代的乞丐》旨在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这一群体产生的原因,其人员构成、行乞方式、丐帮组织以及历代统治者对乞丐的政策做一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读者了解这一群体提供某些有意义的借鉴。
●
相关链接


正题名:中国古代的乞丐     索取号:D691.99/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893726   218937266   样本书库/1121280501/ [索取号:D691.99/2] 在馆    
2 1893727   218937275   新区/2060340306/ [索取号:D691.99/2] 在馆    
3 1893728   218937284   新区/2060340306/ [索取号:D691.99/2] 在馆    
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