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暮天归思
|
|
作者: | 余秋雨 , 余秋雨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1 |
|
页数: | 31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余秋雨文学十卷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6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散文集--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212-1409-3 |
000 | 01369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133429351 | |
005 | 20211027154410.45 | |
010 | @a978-7-5212-1409-3@b精装@dCNY78.00 | |
035 | @a(A100000NLC)011349565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0685148@c011349565@dNLC01 | |
100 | @a20210812d2021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cy | |
200 | 1 | @a暮天归思@9mu tian gui si@b专著@f余秋雨著@Fyu qiu yu zhu |
210 | @a北京@c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d2021 | |
215 | @a319页@d23cm | |
225 | 2 | @a余秋雨文学十卷 |
314 | @a版权页题:余秋雨著 | |
330 | @a本书为散文集。《暮天归思》是余秋雨先生以“一个暮年学者对于人生和文化的归结性思考”,更是余先生对本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位。书中以“易读短章”的创作形式,完整而简明的表述了一种人生信仰。这些独立的短文,非常完整而简明的表达了可供当代读者在繁忙的间隙随意的选读,并且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人生和文化的主旨性引领。《暮天归思》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支点”,综述了作者的人生信仰和相关感悟;第二部分,为“万里入心”,凝结着作者平生在旅途上各种与人文相关的发现和思考;第三部分,为“文史寻魂”,选取千年中国文脉中最令人入心的一些亮点进行进行阐释。 | |
410 | 0 | @12001 @a余秋雨文学十卷 |
606 | 0 | @a散文集@y中国@z当代 |
690 | @aI267@v5 | |
701 | 0 | @a余秋雨@9yu qiu yu@4著 |
701 | 0 | @a余秋雨@Ayu qiu yu@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11021 |
905 | @a241250@dI267@e3785 | |
暮天归思/余秋雨著.-北京: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
319页;23cm.-(余秋雨文学十卷) |
ISBN 978-7-5212-1409-3(精装):CNY78.00 |
本书为散文集。《暮天归思》是余秋雨先生以“一个暮年学者对于人生和文化的归结性思考”,更是余先生对本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位。书中以“易读短章”的创作形式,完整而简明的表述了一种人生信仰。这些独立的短文,非常完整而简明的表达了可供当代读者在繁忙的间隙随意的选读,并且在阅读的同时,给予人生和文化的主旨性引领。《暮天归思》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生命支点”,综述了作者的人生信仰和相关感悟;第二部分,为“万里入心”,凝结着作者平生在旅途上各种与人文相关的发现和思考;第三部分,为“文史寻魂”,选取千年中国文脉中最令人入心的一些亮点进行进行阐释。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暮天归思
索取号:I267/378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05503 | 219055037 | 样本书库/1121300305/ [索取号:I267/3785] | 在馆 | |
2 | 1905504 | 219055046 | 新区/3060750402/ [索取号:I267/3785] | 在馆 | |
3 | 1905505 | 219055055 | 新区/3060750402/ [索取号:I267/378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