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
|
|
作者: | 王海燕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
|
页数: | 371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07.40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小说史--研究--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1-022261-5 |
000 | 01313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175988799 | |
005 | 20211026210656.97 | |
010 | @a978-7-01-022261-5@dCNY88.00 | |
049 | @aA330000ZJL@bUCS01010249886@c3873065 | |
100 | @a20201019d2020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9zhong guo xin shi qi xiao shuo fa zhan shi lun@b专著@dOn Chinese fi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f王海燕等著@zeng |
210 |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20 | |
215 | @a371页@d24cm | |
225 | 1 | @a国家社科基金丛书@i文化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结项成果 | |
330 | @a本书以中国新时期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对“‘红色’作家群”和“‘知青’作家群”在新时期文学潮流中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讨论,勾连“根据地文学”“十七年”和“文革”,描述新时期小说历史“转折”处的风景,展现小说领域的代际传承和终结。下编则是为风格各异的王蒙、贾平凹、汪曾祺、阿城、刘震云、铁凝、张炜、潘军、余华、苏童、莫言十一位当代著名小说家做专论。 | |
510 | 1 | @aOn Chinese fi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zeng |
606 | 0 | @a小说史@x研究@y中国@z当代 |
690 | @aI207.409@v5 | |
701 | 0 | @a王海燕@9wang hai yan@f(1950-)@4著 |
801 | 2 | @aCN@bOLCC @c20210322 |
801 | 0 | @aCN@bzjlib@c20201210 |
905 | @a241250@dI207.409@e81 | |
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On Chinese fic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王海燕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
371页;24cm.-(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发展史论”结项成果 |
ISBN 978-7-01-022261-5:CNY88.00 |
本书以中国新时期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对“‘红色’作家群”和“‘知青’作家群”在新时期文学潮流中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讨论,勾连“根据地文学”“十七年”和“文革”,描述新时期小说历史“转折”处的风景,展现小说领域的代际传承和终结。下编则是为风格各异的王蒙、贾平凹、汪曾祺、阿城、刘震云、铁凝、张炜、潘军、余华、苏童、莫言十一位当代著名小说家做专论。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史论
索取号:I207.409/8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06685 | 219066855 | 样本书库/1121300107/ [索取号:I207.409/81] | 在馆 | |
2 | 1906686 | 219066864 | 新区/3060150104/ [索取号:I207.409/81] | 在馆 | |
3 | 1906687 | 219066873 | 新区/3060150104/ [索取号:I207.409/8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