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汉魏六朝诗钞
|
|
作者: | 浦江清 选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8 |
|
页数: | 117页 | |
开本: | 30cm | |
丛书名: | 浦江清未刊手迹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22.735 , I222.73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汉代 , 古典诗歌--诗集--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00-13891-7 |
000 | 01354nam0 2200301 450 | |
001 | 2184218218 | |
005 | 20211105103211.27 | |
010 | @a978-7-200-13891-7@b精装@dCNY168.00 | |
035 | @a(A100000NLC)009797948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09306572@c009797948@dNLC01 | |
100 | @a20180905e2018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gy | |
200 | 1 | @a汉魏六朝诗钞@9han wei liu chao shi chao@b专著@f浦江清选 |
205 | @a影印本 | |
210 |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18 | |
215 | @a117页@d30cm | |
225 | 2 | @a浦江清未刊手迹 |
330 | @a汉魏六朝诗是指从两汉至隋八百多年间的诗歌, 反映了这段时期诗歌创作和发展的概貌,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页, 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这些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和《楚辞》的优良传统, 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并在体裁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转变, 为我国诗歌在唐代更大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浦江清是研究汉魏六朝诗学的大师, 曾是陈寅恪先生的助手, 在本书中, 他对汉魏六朝乐府诗、文人诗进行选辑、注释, 是研究汉魏六朝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著作。 | |
410 | 0 | @12001 @a浦江清未刊手迹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集@y中国@z汉代 |
606 | 0 | @a古典诗歌@x诗集@y中国@z魏晋南北朝时代 |
690 | @aI222.735@v5 | |
690 | @aI222.734@v5 | |
701 | 0 | @a浦江清@9pu jiang qing@4选 |
801 | 2 | @aCN@bOLCC@c20181212 |
905 | @a241250@dI222.735@e2 | |
汉魏六朝诗钞/浦江清选.-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 |
117页;30cm.-(浦江清未刊手迹) |
ISBN 978-7-200-13891-7(精装):CNY168.00 |
汉魏六朝诗是指从两汉至隋八百多年间的诗歌, 反映了这段时期诗歌创作和发展的概貌,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页, 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这些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和《楚辞》的优良传统, 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并在体裁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转变, 为我国诗歌在唐代更大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浦江清是研究汉魏六朝诗学的大师, 曾是陈寅恪先生的助手, 在本书中, 他对汉魏六朝乐府诗、文人诗进行选辑、注释, 是研究汉魏六朝诗歌不可多得的珍贵著作。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汉魏六朝诗钞
索取号:I222.73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03132 | 219031321 | 样本书库/1121300207/ [索取号:I222.735/2] | 在馆 | |
2 | 1903133 | 219031330 | 新区/3060260402/ [索取号:I222.735/2] | 在馆 | |
3 | 1903134 | 219031349 | 新区/3060260402/ [索取号:I222.735/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