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现代刑事诉讼模式
|
|
作者: | 施鹏鹏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1 |
|
页数: | 730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比较刑事诉讼与证据制度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D915.30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刑事诉讼--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20-9500-2 |
000 | 01437nam0 2200277 450 | |
001 | 2117330890 | |
005 | 20211108113235.40 | |
010 | @a978-7-5620-9500-2@dCNY149.00 | |
049 | @aA340000AHL@bUCS01010476496@c1900828740 | |
100 | @a20210607d2021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现代刑事诉讼模式@9xian dai xing shi su song mo shi@b专著@e对话与冲突@dModern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edialogues and conflicts@f施鹏鹏主编@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d2021 | |
215 | @a730页@d23cm | |
225 | 1 | @a比较刑事诉讼与证据制度系列@v1 |
300 | @a本书受到北京高校精尖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施门读书会 | |
330 | @a本书以新时代背景中的刑事诉讼模式的“对话和冲突”为基本线索,阐述了中国、欧洲等代表性学者视角下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转型、制度与技术、两大刑事诉讼模式之争与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进而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提供新思路。本书分为“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之争”“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刑事诉讼模式的制度与技术”“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五个部分。总结了刑事诉讼模式在不同国家尽管有“冲突”但并无优劣之分,并且可以“友好对话”的结论。 | |
510 | 1 | @aModern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edialogues and conflicts@zeng |
606 | 0 | @a刑事诉讼@x研究 |
690 | @aD915.304@v5 | |
701 | 0 | @a施鹏鹏@9shi peng peng@f(1980-)@4主编 |
801 | 2 | @aCN@bOLCC @c20210727 |
801 | 0 | @aCN@bahlib@c20210617 |
905 | @a241250@dD915.304@e5 | |
现代刑事诉讼模式:对话与冲突=Modern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dialogues and conflicts/施鹏鹏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 |
730页;23cm.-(比较刑事诉讼与证据制度系列;1) |
本书受到北京高校精尖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施门读书会 |
ISBN 978-7-5620-9500-2:CNY149.00 |
本书以新时代背景中的刑事诉讼模式的“对话和冲突”为基本线索,阐述了中国、欧洲等代表性学者视角下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转型、制度与技术、两大刑事诉讼模式之争与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进而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提供新思路。本书分为“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之争”“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刑事诉讼模式的制度与技术”“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五个部分。总结了刑事诉讼模式在不同国家尽管有“冲突”但并无优劣之分,并且可以“友好对话”的结论。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现代刑事诉讼模式
索取号:D915.304/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12753 | 219127530 | 样本书库/1121280503/ [索取号:D915.304/5] | 在馆 | |
2 | 1912754 | 219127549 | 新区/2060420301/ [索取号:D915.304/5] | 在馆 | |
3 | 1912755 | 219127558 | 新区/2060420301/ [索取号:D915.304/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