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舆地勾稽六十年
|
|
作者: | 谭其骧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13,199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大家小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928.6-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历史地理--中国--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00-14742-1 |
000 | 01358nam0 2200265 450 | |
001 | 2145140189 | |
005 | 20211109123243.02 | |
010 | @a978-7-200-14742-1@b精装@dCNY42.00 | |
049 | @aA110000CLC@bUCS01009566529@c009566529 | |
100 | @a20190528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舆地勾稽六十年@9yu di gou ji liu shi nian@b专著@f谭其骧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出版社@d2019 | |
215 | @a13,199页@d21cm | |
225 | 2 | @a大家小书 |
330 | @a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这一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化,各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及黄河、淮河、云梦泽几大水系的今昔变迁。第二部分介绍《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几部文献和郦道元、祝穆祝洙父子、王士性、金安清等历史地理学家的重要贡献,尤其是根据《禹贡》《山海经》两书所及方圆四至的远近,以及对四至内山川的记述详略有别,推断两部著作成书年代的先后以及作者可能的生活区域,令人信服。末附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存在的几处地理谬误。第三部分属谈往,追忆青年时代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协助恩师创立禹贡学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经历。 | |
461 | 0 | @12001 @a大家小书 |
606 | 0 | @a历史地理@y中国@j文集 |
690 | @aK928.6-53@v5 | |
701 | 0 | @a谭其骧@9tan qi xiang@f(1911~1992)@4著 |
801 | 2 | @aCN@bOLCC @c20190923 |
801 | 0 | @aCN@bA110000CLC@c20190605 |
905 | @a241250@dK928.6-53@e15 | |
舆地勾稽六十年/谭其骧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 |
13,199页;21cm.-(大家小书) |
ISBN 978-7-200-14742-1(精装):CNY42.00 |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中国这一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化,各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及黄河、淮河、云梦泽几大水系的今昔变迁。第二部分介绍《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几部文献和郦道元、祝穆祝洙父子、王士性、金安清等历史地理学家的重要贡献,尤其是根据《禹贡》《山海经》两书所及方圆四至的远近,以及对四至内山川的记述详略有别,推断两部著作成书年代的先后以及作者可能的生活区域,令人信服。末附关于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存在的几处地理谬误。第三部分属谈往,追忆青年时代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协助恩师创立禹贡学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等经历。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舆地勾稽六十年
索取号:K928.6-53/1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03342 | 219033427 | 样本书库/ [索取号:K928.6-53/15] | 在馆 | |
2 | 1903343 | 219033436 | 新区/4060520302/ [索取号:K928.6-53/15] | 在馆 | |
3 | 1903344 | 219033445 | 新区/4060520302/ [索取号:K928.6-53/1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