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郑樵学术接受史之分析
|
|
作者: | 向燕南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9 |
|
页数: | 121页 | |
开本: | 19cm | |
丛书名: | “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83-06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215-12017-4 |
000 | 01057nam0 2200253 450 | |
001 | 2169377331 | |
005 | 20211112093407.88 | |
010 | @a978-7-215-12017-4@b精装@dCNY48.00 | |
035 | @a(A100000NLC)010777242 | |
049 | @aA100000NLC@bUCS01010322931@c010777242@dNLC01 | |
100 | @a20200729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1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200 | 1 | @a郑樵学术接受史之分析@9zheng qiao xue shu jie shou shi zhi fen xi@b专著@e从南宋到民初@f向燕南著 |
210 | @a郑州@c河南人民出版社@d2019 | |
215 | @a121页@d19cm | |
225 | 1 | @a“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
330 | @a本书尝试以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南宋大史学家郑樵及其学术置放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术语境之中,考察从南宋到20世纪的前期,郑樵及其学术,究竟是以怎样的形象为士人所接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近代史学转型时,郑樵及其学术形象如何在新语境、新的学术话语体系下获得重塑与新解的问题。 | |
600 | 0 | @a郑樵@f(1103-1162)@x接受美学@x研究 |
690 | @aB83-069@v5 | |
701 | 0 | @a向燕南@9xiang yan nan@f(1955-)@4著 |
801 | 2 | @aCN@bOLCC@c20210219 |
905 | @a241250@dB83-069@e24 | |
郑樵学术接受史之分析:从南宋到民初/向燕南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 |
121页;19cm.-(“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
ISBN 978-7-215-12017-4(精装):CNY48.00 |
本书尝试以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南宋大史学家郑樵及其学术置放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术语境之中,考察从南宋到20世纪的前期,郑樵及其学术,究竟是以怎样的形象为士人所接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近代史学转型时,郑樵及其学术形象如何在新语境、新的学术话语体系下获得重塑与新解的问题。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郑樵学术接受史之分析
索取号:B83-069/2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912973 | 219129734 | 样本书库/1121280303/ [索取号:B83-069/24] | 在馆 | |
2 | 1912974 | 219129743 | 新区/1060190102/ [索取号:B83-069/24] | 在馆 | |
3 | 1912975 | 219129752 | 新区/1060190102/ [索取号:B83-069/24] | 在馆 |